首頁>全國政協“推動雙創”專題協商會全國政協“推動雙創”專題協商會
北京:全國科創中心正崛起
“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首都功能新定位,為北京擘畫出蔚為壯觀的未來新地標。盤點“十二五”期間首都科技的成績單,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正在快速崛起——
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量子通信和量子反常霍爾效應、化學誘導的多潛能干細胞、高溫鐵基超導等一批重大原創成果,提升了北京科技創新的國際影響力;首次證明熱休克蛋白90α為腫瘤標志物,首次發現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病毒的功能性受體,首次捕獲真核細胞剪接體復合物的高分辨率空間三維結構……國家自主創新源頭地位進一步凸顯;
創新驅動發展格局初步形成。“十二五”時期,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科技服務業增加值、中關村示范區總收入均實現翻番;2015年全市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1367.5億元,相當于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95%,位居全國最高水平;《國家創新藍皮書:中國創新發展報告(2015)》顯示,北京創新綜合能力排名居全國首位;
經濟發展孕育新動力。2015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3452.6億元,占全國總量的35.1%,實現技術交易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9.47%;六大高端產業功能區以全市7%的平原面積創造了全市47.4%的地區生產總值,高端、高效、高輻射特征凸顯;
發展方式加快轉變。產業結構更趨優化,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0年的75.5%提高到2015年的79.8%;服務性消費引領首都消費市場轉型升級,2015年服務性消費占市場消費總額的44.6%;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水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別累計下降25%、24%和27%左右,人均地區生產總值則由2010年的1.1萬美元增加到1.7萬美元……
“可以說,‘十二五’期間北京的科技創新工作邁上了一個大臺階,為全市‘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提供了強力支撐,為國家創新驅動發展發揮了引領和示范作用。”北京市科委主任閆傲霜欣慰地說,“這是我們在北京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牢牢把握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城市戰略定位,在創新驅動發展中‘強基礎、促轉型、建生態’所取得的必然結果。”
編輯:吳靜怡
關鍵詞:雙創 北京 科技創新 結構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