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深·觀察深·觀察
讓最低工資不再像是“形象工程”
記者從地方人社系統獲悉,根據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企業經營困難的情況,人社部決定在一段時間內將最低工資標準調整的時間,由每兩年至少調整一次,改為兩至三年至少調整一次,且調整幅度原則上不超過社會平均工資增長幅度。之所以延長最低工資調整周期,與近年來有輿論認為最低工資漲幅過快有關。根據人社部統計,過去五年間,全國最低工資標準年平均增幅為13.1%。
最低工資標準,向來是一個矛盾的集合體。一方面,最低工資標準高了,企業用工成本會增加,經營負擔會加重;另一方面,最低工資標準低了,低收入群體的生活恐怕難以保障,甚至也有可能會激化社會矛盾。換言之,站在企業角度與站在政府的角度、站在民生的角度,會對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產生完全不同的態度。
當下,經濟下行壓力較大,權威人士在官媒上道出的“L”型經濟發展曲線更是意味深長。而且,最近的一次最低工資標準的調整是發生在去年年底,有幾個省市的最低工資標準已經突破了2000元,而最低工資又是一個稅后的概念,這已經是一個相當高的用工成本。此語境下,通過延緩最低工資調整周期降低企業的負擔,也算是人社部門的積極作為,對經濟復蘇,也會有一定的幫助。
最低工資,終究是一個市場化的東西。它不應該代替社會的基本保障制度,也不應該給企業造成巨大的負擔。延長最低工資調整的周期,應該視作政府尊重市場規律的行為,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要知道,世界上仍然有一些國家不實行最低工資標準制度。原因就在于,他們的政府不希望通過強制手段來干預公司行為。而社會勞動力的成本到底是多少,應該由市場決定,政府年年調整最低工資,看起來很美,很得民心,但實際上是在破壞市場。
工資與勞動付出,是市場經濟中的兩個重要因素。有些時候,政府能不能對最低工資發布一個漂亮的數字,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地方的勞動力市場究竟處于供大于求狀態,還是供不應求的狀態。如果存在嚴重的“用工荒”現象,則企業想不執行最低標準都難。可是,如果某一行業、某一年齡段的勞動力并不緊缺,則恐怕即便是低于最低工資標準,也有人削尖了腦袋搶工作。
制約國民收入的癥結,也遠遠不在最低工資這個問題上。沒有集體協商工資制度,沒有真正能夠為勞動者維權的社會團體,僅僅靠人社部門的強制命令,最低工資標準也很容易被架空。事事指望訴諸法律,只能導致兩敗俱傷。而且,最低工資標準的提出,也應該是各個地區、各個行業的職工團體來提出的,維權和訴訟事宜也應該由團體來完成。
因此,調整密度過大的最低工資,就像是社會的“形象工程”。但是,在經濟“新常態”下,這種形象工程已經越來越凸顯出一些經濟弊端。此語境下,延長最低工資調整周期,甚至是暫緩數年,是讓靈魂跟上來和尊重市場之舉,也是落實十八大提出的“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之舉。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最低工資 形象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