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跨省就醫結算究竟“卡”在哪里
甲省居民跨省到乙省就醫,乙省的醫保機構按甲省的標準及時給予報銷,乙省居民跨省到甲省就醫,甲省的醫保機構按乙省的標準及時給予報銷,各個地方之間為居民就醫結算互為便利,實現跨省份醫保結算的雙向(多向)合作、互利共贏,是全國范圍內公共服務互聯互通的題中之義。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近日表示,關于解決異地就醫結算的問題,人社部將采取一系列措施,2016年要實現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費用的直接結算,2017年基本實現符合轉診條件的參保人員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的直接結算。李忠介紹,目前各地醫保市級統籌已基本實現,27個省份實現省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直接結算,剩下10%的問題,就是在全國范圍內解決跨省就醫結算。
長期以來,跨省就醫報銷一直是困擾農民工、隨子女異地定居老人以及跨省求醫大病患者的一大難題。跨省就醫報銷之難,主要難在醫保結算系統地區分割嚴重,缺乏跨省份的統一聯網、信息互通的結算平臺。對癥下藥,要解決跨省就醫報銷難,就要建立跨省份的統一聯網、信息互通的醫保結算平臺,使跨省就醫患者能夠就地提交費用審核,將醫保政策范圍內的醫藥費即時報銷。
在解決跨省就醫結算問題的眾多分析中,有人更多注意到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導致“小病上大醫院”、“全國人民上協和”的現象十分普遍。這固然是現行醫療體制下資源失衡引發的矛盾,但它主要反映的是異地就醫過于集中的問題,而不是異地就醫報銷難的問題。其實,跨省就醫即時結報解決了跨省報銷難的問題,為患者跨省就醫提供了更多便利,反倒有可能使就醫過于集中、“全國人民上協和”的矛盾更加突出。為避免這種情況,對跨省就醫也要全面實行分級診療,引導患者“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康復回社區”,不能說一有個感冒咳嗽,就千里迢迢跑到外省大醫院去住院治療。另一方面,只要是符合條件和程序的跨省就醫,無論是大病還是小病,患者都應當能夠通過就醫地的醫保結算信息平臺,按照醫保所在地的標準審核醫療費用,由醫保所在地的醫保經辦機構給予報銷。
由于醫療消費和醫保消費對地方GDP也有實際貢獻,一些地方政府和醫療機構存在“地方保護主義”,不愿意本地居民跨省到外地去看病就醫,因此通過“外地就醫醫保不予報銷”的規定,力求把本地患者“卡”在省內就醫。在醫保結算各自為政、互不通氣的時候,各地都打這種“小算盤”是可以理解的,但從長遠看,當醫保實現全國統籌之后,建立跨省份、全國統一的醫保結算信息平臺,使跨省就醫結算成為“舉手之勞”,醫保所在地和患者跨省就醫地都不應當再有抵觸情緒,不應當繼續打各自的“小算盤”了。
對醫保所在地而言,居民在本地就醫和去外地就醫,醫保經辦機構按本地標準給予報銷的費用是一樣的;對居民跨省就醫地而言,醫保結算信息平臺審核和報銷居民跨省就醫的醫藥費,這個醫藥費是由居民醫保所在地承擔,居民就醫地沒有支付額外的成本,還有什么理由“卡”住不報呢?
甲省居民跨省到乙省就醫,乙省的醫保機構按甲省的標準及時給予報銷,為甲省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務,同樣,乙省居民跨省到甲省就醫,甲省的醫保機構按乙省的標準及時給予報銷,為乙省居民提供良好的服務,省與省之間、各個地方之間為居民就醫結算互為便利,實現跨省份醫保結算的雙向(多向)合作、互利共贏,正是全國范圍內公共服務互聯互通的題中之義。
跨省就醫結算究竟“卡”在哪里?以前主要是“卡”在各地政府和醫療機構的“心”里,現在主要是“卡”在高層推進醫保結算改革的決心上,“卡”在建設全國統一的醫保結算平臺的能力(包括技術)上。這項改革嚴格說來不會損害某個群體的切身利益,不會有特別嚴重的阻力和巨大的壓力,而且一百步已經走到了九十步,為解決“剩下10%的問題”,必須堅定不移繼續走下去。(潘洪其)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跨省就醫 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