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查處醫藥回扣別成了“隔墻扔磚頭”
有媒體報道,黑龍江多家醫院曝出“回扣門”,2015年9月以來,黑龍江省一些中醫院負責人或醫生被反貪部門帶走調查。據熟悉案情的人稱,這些人都是因為涉及中藥配方顆粒藥品回扣問題。4月14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網發布消息稱,該局醫政司已責成黑龍江省中醫藥管理局對相關中醫醫療機構進行深入調查。(4月14日 澎湃新聞)
針對中醫藥回扣問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責成地方介入調查,無疑是必要的。這些中醫院院長和醫生到底吃沒吃回扣,吃了多少回扣,紀檢部門和中醫藥管理部門不久之后會拿出調查結論。該問責的要問責,該處罰的要處罰;如果有人觸犯法律還要依法啟動法律程序。
在現實社會生態中,不僅中醫院醫生吃回扣,在第二屆中美健康峰會上,國家衛計委衛生統計信息中心主任饒克勤曾透露:“54%的醫生表示曾有過接受藥品回扣的行為,還有39%的人曾接受醫藥公司的會議資助。”據稱,這一數據來自一項名為“透視醫生調查”的研究。這一點,從多于牛毛的網絡曝光與媒體報道中也可以得到佐證。問題是,如此之多的醫生深諳回扣之道,看病貴的問題如何消解?
54%的醫生接受藥品回扣,數據的準確性或許值得商榷,但是醫生吃回扣、拿提成已是“公開的秘密”。反回扣醫生楊國梁慘遭逆淘汰,很能說明問題。據《法制日報》報道:山東滕州市中醫院“反回扣醫生”楊國梁拒收回扣,并舉報醫院回扣成風。他不斷未討回公道,還遭到同事的孤立,當地衛計委的官方文件稱楊國梁“疑有人格障礙傾向”。作為監管部門的衛計部門忠實捍衛回扣潛規則,“反回扣醫生”成了唐吉訶德式的悲情英雄,醫療行業沉疴累累,回扣歪風深入醫療行業的骨髓,不僅醫生自律、醫院自查靠不住,就是中醫藥管理部門能否秉公調查,也要打問號。
藥品從藥廠到患者手中,要經過藥商、醫藥代表、招標人員、醫院領導、藥劑科、科主任、處方醫生等蛀蟲層層侵蝕,藥價豈能不高?如果這些吃回扣的醫藥蛀蟲得不到懲治,醫改政策的惠民靈魂恐怕會被掏空。但是,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實醫療語境中,無論是堂吉訶德式的楊國梁醫生,還是處于弱勢地位的患者,指望他們打破回扣潛規則,并不現實。上級部門與紀檢、公安機關動真格查處醫藥回扣,依法追究相關人員法律責任,凈化醫療行業環境,并把醫藥回扣由曝光查處推向制度防范的前臺,才是回扣問題的解決之道。
醫藥回扣已成了潛規則,在利益同盟的作用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即便查處幾個被曝光的吃回扣蛀蟲,也是隔墻扔磚頭,難以掀翻回扣潛規則。
盡管中央加大了治理商業賄賂的力度,但是只要藥價虛高的土壤仍然存在,利益集團就不會主動放棄利益。在我看來,醫藥回扣問題一再曝光,說明治理醫療商業賄賂的措施不夠硬,還需強化問責與執法,通過問責與執法的力量,提高商業賄賂的違法成本,讓違法者得不償失。
從長遠來看,問責商業賄賂,只是馬后炮式的追究措施,治理高藥價的關口應該前移,打防并舉,從源頭上堵住高藥價漏洞。鑒于醫院回扣成風的現實,國家在加大醫療投入的同時,要完善配套措施,在理順藥品定價體制,減少藥品流通環節,加強監管方面下工夫,避免醫藥蛀蟲吞噬百姓利益。只有有關部門下刮骨療毒的決心,才有望鏟除回扣成風的醫療土壤。(葉祝頤)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醫藥回扣 回扣門 中醫回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