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樓市去庫存收效各異 規劃配套滯后致“有房無人”

2016年04月14日 09:44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樓市“冰火兩重天”的分化趨勢依舊,庫存高企的形勢下各地紛紛“出招”,但收效各異。不少房地產業內專家指出,應警惕過度行政化催生新庫存、配套設施建設滯后、忽視人口城鎮化等問題“蠶食”去庫存成效。

“行政之手”過長或催生新庫存

樓市去庫存成為2016年經濟工作的五大任務之一。今年2月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進一步降低非限購城市個人購房首付比例,為去庫存釋放利好。各地也相繼發力,出臺購房補貼、擴大公積金范圍、擴大棚改貨幣化安置力度等措施。

然而,部分地方采取的去庫存手段卻引發了爭議,例如沈陽市推出“大學生畢業5年內零首付購房”政策,僅存活了不足8小時即被匆忙撤回。

還有些地方政府在樓市調控政策中,明確提出對消化庫存主體責任不力、效果不明顯的市縣采取約談和問責。有專家擔憂,官員可能在考核壓力下成為地產商的“售樓經理”。

前國務院參事室特邀研究員保育鈞就提醒,政策調控對樓市去庫存將起到積極作用,但同時也應警惕過度行政化的手段為去庫存催生新壓力。他說,房地產行業有其自身規律,其發展不可能完全服從于行政手段,實現健康平穩發展需更多依靠市場配置。

耶魯大學金融學教授陳志武也表示,在去庫存背景下,要防止政府的“行政之手伸得過長”。不能將開發商的問題轉嫁給普通購房者。如果開發商借著去庫存的“東風”繼續以高價賣出房子,嘗到了甜頭后可能繼續擴大投資開發新房,造成市場供給不減反增。最好的方式是讓因盲目開發而陷入經營困境的地產商自然淘汰,讓無視風險和市場規律的房企得到應有“教訓”,以堵住庫存不斷膨脹的源頭。

山水文園集團CEO張曉梅坦言,房地產業瘋狂增長的背后,企業長期以來生產、運營、管理等能力普遍較弱,難以適應新形勢?!霸谶^去的十多年房地產商趕上了好時代,大家‘蓋樓’就像工業化批量生產一樣,只要建了房子就能賣出去,賺取巨額利潤。”

多名專家建議,只有對房地產市場的供給側進行結構性改革,讓市場配置煥發活力,重新塑造房地產價格形成機制,最終通過市場規律的傳導,調整市場結構、使房地產行業擺脫長期低迷的困境。

“半市民化”制約消費需求釋放

國務院去年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到2020年,要努力實現1億左右農業轉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鎮落戶。

業內人士認為,人口城鎮化長期滯后于土地城鎮化。新市民難在城市扎根,購房消費需求難以提振。在就業、社保、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方面,進城農民工難享受平等待遇。激活新市民消費潛力必須解決該問題。

編輯:鞏盼東

01 02

關鍵詞:樓市去庫存收效各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专区日本专区 |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 中文字幕在线女教师制服 | 日本久久综合视频 |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有码 | 亚洲欧美丝袜精品久久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