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宋慰祖:“工匠精神”就是“設計創新+精密制造”
創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就是運用設計方法去創造、創意產品和服務。因為設計是集成科學技術、文化藝術、社會經濟等跨界知識要素,創作滿足使用者需求的商品和服務的創新方法。要用好這一方法,“工匠”就要用心、盡心地觀察、挖掘需求;就要精心、專心地去制造;就要耐心、細心地去研究。心無旁念,全心全意于創造之中。中國自古至今涌現出的創造了木工工具的魯班、建設了安濟橋(趙州橋)的李春、修建了都江堰的李冰父子、主持數百年皇家建筑設計的“樣式雷”家族、開發了“群鉆”的倪志福、發明了“放大樣”的李瑞環、一代景泰藍大師錢美華和紅旗渠、航天、高鐵、華為手機、觀典航空無人機、幻響神州音響的設計制造團隊,無不是繼承和發揚了“工匠精神”的代表。
宋慰祖
面對國際市場競爭和發展新趨勢,在互聯網、大數據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產業日益向著以品牌為保證的產品和服務品種創新多樣化、品質高端化、質量標準化、使用個性化、制造定制化的方向發展。作為率先提出“工業4.0”的德國,是一個只有8000萬人口的國家,為什么會擁有2300多個世界名牌?國際紅點設計大獎的主席彼得·扎克(PetZic)道出原委:“優良設計和精密的加工是‘德國制造’品牌的保證。”西門子公司總裁講:“這靠的是德國人的工作態度,對每個生產技術細節的重視。我們承擔著生產一流產品的義務。企業運作不僅僅是為了經濟利益,遵守企業道德、精益求精制造產品,更是德國企業與生俱來的天職和義務!”
作為占世界1/4人口的國家,中國要實現工業化和信息化,實現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實現“中國制造2025”目標,就必須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而做到這一點的基礎是大力弘揚“工匠精神”。發揚“工匠精神”的關鍵要做到以下三點:
“工匠精神”的培養重在教育。因此要在全民普及設計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掌握設計方法,學習操作技能。同時要改革教育制度、培養內容和考核標準,加快創新人才培養。
政府要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構建“工匠精神”成長和發展環境。鼓勵全民創造、鉆研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
弘揚“工匠精神”需要法制保障。建議依法加強監管,強化立法、執法、學法、守法,保護知識產權,打擊假冒偽劣。
(作者系北京市人大代表、民盟北京市委副主委、中國工業設計協會副秘書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宋慰祖 工匠精神 創新 創意產品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