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樓市開啟“因城施策”調控 專家預計北京限購不升級
中新網4月12日電(種卿)3月底,上海、深圳、武漢、南京四城接連發布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盡管在信貸和限購上的規定略有不同,但“收緊”基調顯而易見;與此同時,北京地區至今尚未出臺相關調控政策,有分析人士預計,北京暫不會跟進出臺更嚴格限購政策,而三、四線城市則致力于“去庫存”,推出相應的寬松政策。如此來看,全國多地都在探索“因城施策”的差別化調控政策,以達到去庫存、穩房價的階段性目標,從而保障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
“收緊”新政顯效不一
滬深樓市隨即降溫 南京市場火爆延續
3月25日以來,以滬、深兩地為首,一批一線城市和部分二線城市密集發布樓市調控新政,為此前連番調漲的房價“降溫”。
對比新政力度,被稱為“史上最嚴限購令”的上海樓市新政當仁不讓,無論是信貸限制還是購房資格方面都出臺了嚴格的措施。包括非戶籍人士購房社保繳納年限從累計2年提高到連續5年;二套非普通住房首付比例從四成激增到七成,限購資格審核流程從交易階段前置到了簽約環節等。
3月25日出臺的深圳版調控政策提出,對本市戶籍居民家庭無房并且近2年內無住房貸款記錄的,首付仍執行最低三成,限購兩套住房;另外,非深圳戶籍居民家庭購房需繳納社保年限從1年提升至3年。
新政出臺后,此前房價已連漲十五個月的深圳樓市反應最快,成交量遭遇“速凍”。
來自深圳規劃和國土資源委員會的數據顯示,3月28日至4月3日,深圳一手住宅成交652套,成交面積約7.05萬平方米,分別環比下滑16%和15.7%。這已經是深圳新房成交面積連續第五周下滑,與春節前的周成交量相比接近腰斬。
中原地產發布的數據同樣印證了深圳樓市的量價回落。3月最后一周,上海、深圳的中原報價指數均已跌破50%,分別為43.07%、44.52%,表明滬深報價下跌的房源數量已經超過報價上漲的房源,政策的短期效應已見。
相比之下,上海樓市在新政出臺后的周成交量仍屬平穩,而蘇州、南京、武漢等一些政策收緊的城市,其成交水平均未受影響,依然處于市場高位。
據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主管的“南京網上房地產”統計,4月2日至4日,南京共認購商品住宅1352套,創6年來新高。類似情況也出現在蘇州。據蘇州搜狐焦點網統計,蘇州樓市商品房成交套數增加521套,漲幅達139.68%;成交面積增加4.7萬余平方米,漲幅達112.91%。
編輯:玄燕鳳
關鍵詞:樓市 因城施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