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不唯書,只唯實
——懷念谷書堂教授的教誨
精彩閱讀:
隨著改革的發展和實踐的不斷豐富,谷老師認識到更應該基于改革開放的實踐提出新概念,建立新理論。谷老師通過對自己提出概念的揚棄與超越,體現了一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將經濟學作為科學的努力和探索,也體現了根據歷史和現實的變化來豐富和發展經濟理論的歷史唯物主義精神。
谷書堂教授
南開大學教授、著名經濟學家谷書堂先生3月27日故去。谷書堂是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泰斗和杰出開拓者之一,他在商品經濟和價值理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按要素貢獻分配、社會主義政治經濟學理論體系等眾多理論方面均有重大建樹和創新性貢獻。作為谷書堂教授的博士生,我在很多方面都受到他的教誨,受益終生。這里僅選擇一個側面,緬懷敬愛的老師。
大概是讀博士的第二年(1996年),我和同宿舍的趙農(也是谷老師的學生)聊天,談到當時有些人提出要建立中國經濟學,我們覺得有必要將這個問題梳理一下,進一步研究,而要梳理這個問題,必然涉及如何看待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以及它與其他經濟學派的關系問題。這是一個重大的問題,我們拿不準,于是向谷老師匯報和請教。20年過去了,谷老師當時講的已經無法完整回憶,但他提出的主要觀點卻深深印在我的腦海,永遠不會忘記。谷老師說,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核心是歷史唯物主義,你們要在這個層次和高度理解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不要僅局限于具體的概念與范疇,也不要死抱著具體結論與觀點不放。他的點撥讓我豁然開朗。當然,由于知識水平和閱歷的關系,當時我對谷老師提出的馬克思經濟學的核心是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還不能全面理解,隨著交往的增多,自身知識和閱歷的增加,對這一問題的認識才逐步加深——
首先,歷史唯物主義的核心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問題,建立在歷史唯物主義基礎上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核心是要研究生產關系怎么與生產力的變化相適應,怎么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問題。馬克思所設想的社會主義是建立在商品經濟充分發展,生產力達到一定水平的產物,而現實中的社會主義卻是在生產力不盡發達的狀況下建立的。生產關系,是要看它能不能促進生產力的發展。谷書堂教授在《社會主義經濟學通論》有這樣一段論述,“公有制也好,私有制也好……其中任何一個都不應作為配置所有制結構的先驗的原則或標準,從這個意義上說,強調把是否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作為構筑所有制結構的唯一標準,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正是這樣的高度理解和運用,谷老師的學術觀點才從具體理論和教條中跳出來,用生產力的標準來衡量豐富多彩的改革開放的實踐。在谷書堂老師的學生撰寫的《一個經濟學人的足跡》這本書中舉過一個例子,突出體現了這一點:上世紀80年代中期,谷老師參加過一個關于企業股份制改革的研討會,與會學者中有認同股份制的也有否定股份制的。谷老師認為,作為唯物主義者應敢于面對現實,按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去判別和選擇。按照生產力的標準,谷老師得出了要支持股份制改革的結論:“事實證明,股份制企業是有利于推進生產力向前發展的經濟形式,從而也必然有利于這種理想的社會主義的實現(如果這個理想完全是科學的話)。從這個意義上講,股份制企業不僅僅是合法的而且也是合情合理的,這就說明它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也是符合社會主義發展方向的。可見,把馬克思主義的一元論唯物史觀的觀點與現實的實踐結合起來,就很容易作出這個結論來。”(《一個經濟學人的足跡》,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其次,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作為經濟學的一個組成部分,應以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不斷創新,不斷接受實踐的檢驗。在谷老師的指導下,我和趙農執筆,以谷書堂、趙農、寧詠的名義發表在《經濟研究》上的文章《作為科學的經濟學及其在中國的應用與發展》詳細闡述了如上觀點。文章中寫道:“作為科學的馬克思經典經濟理論的部分結論……一方面由于它顯示出了馬克思經典理論的科學性,另一方面又為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提供了歷史的機遇。科學的衰落在于其發展的停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要不斷發展,這無疑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因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需要做的是,要系統地梳理和檢驗經典理論中的結論與命題,相應提出新的假說并對它予以檢驗基礎上的科學批判,唯此才能真正不斷地發展。”
谷老師反對僵化的理論傾向。他自己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早在上世紀50年代,谷老師就和魏塤教授一起提出了兩重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共同決定價值的觀點。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又和楊玉川教授合作重新提出這一觀點,在學術界引起較大反響。但在這之后,谷老師就再也沒有寫過這方面的文章。谷老師解釋道,兩重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的提出是旨在說明在公有制條件下價值規律也要發揮作用,當時只能在馬克思自己的理論中找依據,于是就找到了“兩重含義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隨著改革的發展和實踐的不斷豐富,谷老師認識到更應該基于改革開放的實踐提出新概念,建立新理論。谷老師通過對自己提出概念的揚棄與超越,體現了一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將經濟學作為科學的努力和探索,也體現了根據歷史和現實的變化來豐富和發展經濟理論的歷史唯物主義精神。
再次,經濟學家應該在曲曲折折的歷史進程中,把握經濟的基本矛盾,尋找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看清社會發展的大方向,并且要堅守信念與良知,不隨波逐流。谷老師雖然是“學院派”經濟學家,但他的研究從來都是“不唯書、不唯上,只唯實”的。從學術的角度,谷老師認為,不管是任何社會條件下,人們對物質的需求總是其經濟生活的基本需求。必須承認,在實際生活中,老百姓首要的是物質利益。正是因為從學術的角度充分重視這個生活中的基本常識,谷老師才較早地提出要重視價值規律;也正是這種基于對實際生活的觀察和思考,谷老師才提出他的有關發展商品經濟的觀點。
發現正確的觀點可能不難,但長期堅持正確的觀點卻很難。近日,當我再次讀到谷書堂老師為百歲經濟學家楊敬年先生的自述《期頤述懷》寫的序言的時候,心中感慨萬千。他講道:“在他(楊敬年)一生坎坷曲折的經歷中,每當身處逆境,他都能寵辱不驚地以平和心態去面對,他沒有消極,更沒有悲觀,因為在他的內心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他。他熱愛生活,他堅持自己的良知,他對自己的歷史有一個清晰的判斷。”谷老師的這段話是寫楊先生的,放在他自己身上也非常恰當。
離開學校已經快20年了,很多往事都已經遺忘,但谷書堂老師的教誨和他唯實的學術精神仍使我記憶猶新,它將永遠伴隨我前行。
(作者單位:光大銀行總行)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寧詠 谷書堂 歷史唯物主義 經濟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