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韓流操盤手的運作守則:注重細節、定向出口
立足觀眾 注重細節
“思考設計一檔韓國綜藝節目,出發點其實非常簡單,即立足于觀眾。”韓國料理綜藝《拜托了冰箱》 導演成喜成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1990年,韓國獨居人士和2人家庭的比重分別為9.0%和13.8%,而在2015年分別增加至27.1%和26.7%。隨著只有1至2人的小規模家庭數量增加,消費能力、生活水平提升,重視健康生活、美味料理,正逐漸成為一種趨勢。基于這樣的背景,2015年,《拜托了冰箱》《白老師的家常菜》《一頓飯的品格》等圍繞料理展開的綜藝節目應運而生。
成喜成表示,“料理綜藝熱”的萌生與發展符合整個社會潮流,而非暫時的“曇花一現”。以《拜托了冰箱》為例,節目形式是明星嘉賓和自己家里的冰箱一起來到節目現場,然后由明星廚師直接使用冰箱里的原材料,15分鐘內在現場做出美食。
節目的趣味來源于,“明星的生活實際上與‘我們的’無甚差別。別人的故事,也是我們的故事”。這則節目的創意則來源于,在韓國人的生活中,長輩特別是婆婆去孩子家“串門”時最先看的就是冰箱,這也是讓晚輩最為緊張的。于是,制作方覺得,明星們的冰箱是什么樣子,普通觀眾會感興趣。
據了解,節目錄制前一天,攝制組會到明星家,將冰箱原封不動地搬運至拍攝現場。被展示的東西中偶爾會有他們不想示人的部分,如發霉的、過期的食品,抑或是私人物件。此外,明星廚師在烹飪過程中,類似被燙到或把油倒出鍋等失誤都沒有腳本。因真實有趣,反而拉近了觀眾和節目的距離。“制作一檔節目就是為了更好地與觀眾溝通。不論是韓國的,還是海外的觀眾。”
韓國JTBC電視臺美術導演尹辰姬說,舞美和場景的制作細節,在綜藝節目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
如在綜藝節目《非首腦會談》中,為了讓嘉賓在聽清彼此觀點的同時,又不會覺得過于擁擠或生疏,談話桌如何擺,間距、角度都經過了反復調整;
在綜藝節目《舌戰》中,3位嘉賓分坐在桌子的3條邊上,為了讓其身后的攝影機避免拍到背影,還運用了滑行攝像機。
韓國綜藝節目在對外進行版權輸出時,連字幕顏色的選取,都盡力做到與被輸出國的喜好和文化相匹配。
定向出口 積極互動
“文化出口—當地合作—文化傳授”,在韓國SM娛樂公司中國法人代表李宇龍看來,這是韓國流行音樂走向海外的三個階段和成功的關鍵。
“第一,受韓國國內市場狹小限制,韓國流行音樂從業者很早就提出‘統轄’概念,將眼光轉向亞洲周邊國家。具體來看,通過對目標市場國家進行深入調查,與韓國制作技術相融合,面向海外,培養了一批音樂、舞蹈、舞臺禮儀兼具的歌手。
第二,積極運用社交網絡、IT技術等進行宣傳營銷和互動,如利用網絡、智能手機等渠道,加強粉絲與明星間的互動。
第三,以‘選角—培訓—制作—營銷’為核心的明星培養體系,已成為韓國演藝公司的必需條件。這一良性循環的形成,讓更多有明星夢的年輕人愿意加入,演藝公司也愿意提供更好的環境,不惜投入更多資金。”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雖持續風靡,近年來“韓流”并非沒有出現過降溫、遭遇瓶頸的趨勢。
為了尋求突破口,韓國內容振興院正加強對中國中西部,以及東南亞、中東、中南美地區的“韓流”文化出口及當地市場營銷。
為適應網絡發展,韓國也推出了網絡漫畫和網絡電視劇,希望繼續引領新的“韓流”浪潮。
編輯:陳佳
關鍵詞:韓流操盤手 運作守則 注重細節 定向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