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共赴瀾湄之約 期待合作之果
緬甸工商協會副主席貌貌雷認為,瀾湄國家之間了解彼此需求,又有共同發展愿望,可以在新機制下更好地展開合作,加強互聯互通,增進地區國家間的理解。
泰國正大管理學院中國東盟研究中心主任湯之敏認為,瀾湄合作機制與現存的區域國際合作機制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同時又有自身優勢特點和特殊意義:這是首個由湄公河上下游六國共同主導、共同協調的機制,其決策和行動更能反映湄公河流域國家的利益和訴求;這一機制與東盟共同體的政治安全共同體、經濟共同體和社會文化共同體三大支柱、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高度契合,反映了中國和東盟各國的共識。
陳越泰表示,瀾湄合作機制有助于減小湄公河國家與東盟其他國家間的發展差距,將成為東盟-中國合作、東南亞陸上國家和中國合作的標志。
瀾湄合作重在務實
“同飲一江水,命運緊相連”,瀾湄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將以此為主題,回顧瀾湄合作機制建設進展,展望合作未來發展;共謀發展、合作務實、開放包容,作為新型次區域合作平臺,瀾湄合作致力于打造南南合作新典范。
湯之敏認為,瀾湄機制的合作項目將會務實解渴,既包括中泰鐵路和中老電網等流域國家亟須的基礎設施項目,又要商討湄公河航道整治、綜合利用水資源等的總體規劃和科學設計。
維吉也對即將召開的首次領導人會議相關討論項目表示期待,他認為這些項目將真正使合作機制盡快落地。他表示,老撾期待中國能在湄公河流域協同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特別是在航運安全、水力資源開發、交通基礎設施、生態旅游開發等方面。
在楊保筠看來,在規劃和落實瀾湄合作機制過程中,應該強調全面合作,實現基礎設施建設和政府民間文化交流溝通相輔相成、齊頭并進。機制的下一步重點應是盡早把計劃落到實處,造福區域內民眾。
陳越泰對瀾湄合作機制促進產能合作的提議表示贊賞,認為這之中應有一些具有先進生產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大公司參與,同時應該發掘湄公河國家的優勢,以便制定合適的產能合作計劃。
馬修斯也認為,沒有基礎設施的發展,區域內經濟發展只能是一個空想,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將是首次領導人會議的首要議題。
貌貌雷說,國家的發展與金融支持分不開,有中國這樣的大國參與的瀾湄合作,定會給瀾湄國家發展增添力量。(執筆記者:常天童;參與記者:李穎、尤東婕、章建華、樂艷娜、榮忠霞、莊北寧、薛磊)(完)
編輯:鞏盼東
關鍵詞:共赴瀾湄之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