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念好“三字經”
一是調,即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完善農業生產結構和產品結構,做好“加減法”。“加法”是增加技術、人才等要素投入,增加供小于需的品種產量,要保護好耕地特別是基本農田,加大對農田水利、農機作業配套等建設支持力度,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減法”就是改變落后的生產方式,比如大水漫灌,就是實現對玉米等供需脫節品種的去產能,就是改變農業生產在地區、品種、品級等方面的結構性不平衡。
二是提,即農業生產的提檔升級,就是要圍繞習近平同志所說的“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提升農產品的質量水平。比如說,當前食品消費,人們一個很突出的訴求就是綠色、健康,因此農業生產就要適應城鄉居民食品結構升級的需要,大力推進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營銷,提高消費者對國內農產品的信任度和忠誠度。
三是融,就是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在這方面,需要我們樹立“大農業”的概念,既可以運用互聯網思維,通過“互聯網+”,拓寬農業產銷的邊界;也可以運用跨界思維,把農業生產與農產品加工流通和農業休閑旅游等融合起來,培育壯大農村新產業、新業態,滿足市場對農業多樣化的需求,還可以讓農業發揮出更大的正向外部效應。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籽”,但現代農業已不簡單是這種機械、單一的種與收的關系,更需要關注市場缺什么、消費者吃什么以及缺多少、吃多少的問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就是要通過對種什么、怎么種、種多少以及收獲的東西怎么加工、賣給誰等問題的解決,來實現對市場規律的重視和遵循,從而有效提升我們農業的綜合效益和競爭力。誠如習近平同志所說,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一場硬仗。打贏這場仗,既需要我們尊重規律、把握規律的智慧,也需要我們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耐心。
編輯:秦云
關鍵詞:農業供給側 現代農業 習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