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本網原創 本網原創
為職工創業就業創造良好環境
計劃報告里寫到,積極穩妥化解過剩產能,分類推進企業兼并重組、債務和解、破產重整乃至破產清算。企業破產就會涉及下崗職工安置問題。處理不好可能影響社會穩定。報告也提出了解決方案:把職工安置作為化解產能過剩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中央設立專項獎補資金,重點用于職工分類安置。
我覺著安置這個詞用得有點消極,下崗職工是被動的。實際上,應該調動下崗職工創業和再就業的積極性。做好這件事,要把政府、社會、個人統籌起來。政府要通過社會保險等方式兜底;社會要為下崗職工創業、再就業創造良好的環境;個人也要積極爭取。
可現在談大眾創業,更多的是高新技術創業,下崗職工大部分都是四五十歲的人,基本上干不了高新技術工作,通過職業教育轉型也有難度。可是不是這些人就沒有創業空間了呢?未必。尤其是在服務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下崗職工完全是有很多就業出路的,而不是政府直接拿錢進行安置。
以健康服務業為例,我們的養老業、家政服務業等可以吸收很多的勞動力。關鍵是要如何鼓勵下崗職工,讓他們有動力創業、再就業。有時候我們把產業分成高端和低端,在我們的思想認識中,會習慣性地認為低端就是低下。其實不然。社會需要低端產業,北京過年的時候,大街上擺攤設點的外地人回家了,您那早點真吃不上啊。
政府部門也要轉變思維,促進下崗職工創業也是大眾創業的一部分。千萬不要老想拿幾萬塊錢把下崗職工安置了就行了。這錢真不應該這么補。拆遷的經驗值得借鑒。不少城市農民拿了拆遷費,再分了五六套房子,啥都不干了,在家吃房租、打麻將、遛狗,積極一點的開一黑車,掙點錢。不積極的,20多歲的小伙子就在哐當。這不是什么好現象,也不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市衛計委主任)
編輯:孫莉姍
關鍵詞:兩會 政協委員 下崗職工 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