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6全國兩會專題報道>評論 評論
謀篇定策向未來
——從全國兩會看“中國方略”
“中國方案”愈加明晰,“中國力量”正在凝聚。一股股新力量正匯集成發展的洪流,推動中國巨輪劈波斬浪,向著“兩個一百年”宏偉目標行穩致遠。
這是增添“獲得感”、提振精氣神的“中國方略”
福建福鼎赤溪村被稱為“中國扶貧第一村”,村民杜贏開了一家茶葉店,打出“尚赤溪”品牌。
作為畢業2年多的大學生,杜贏返鄉創業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掛點幫扶,村委會希望把品牌做大做強,帶動更多村民種植茶葉致富。
杜贏說:“國家鼓勵創業創新、通過精準扶貧改變了我的生活,未來會有更多人因此而受益。”
以脫貧攻堅為一大著力點,“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通篇貫穿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中國方略”秉承這一主旨——
全面提高公共服務共建能力和共享水平,使人民群眾在共建共享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
“我國到2020年要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這是在更高水平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具體體現,是讓老百姓生活得到進一步改善的有力舉措。”全國人大代表、杭州環境集團清掃保潔員陳臘英說。
“中國方略”彰顯這一理念——
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公平惠及廣大人民群眾,讓老百姓有更多的公平感。
實施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10.23年提高到10.8年;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城鎮棚戶區住房改造2000萬套;實現城鎮新增就業5000萬人以上……規劃綱要草案建立起國家基本公共服務項目“清單”。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縮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建立健全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這是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發展走向平衡的必然要求,更是社會主義發展的內在邏輯。
以人民為中心,“中國方略”重在提升人民的“獲得感”。
站在新的起點上,面對光榮而艱巨的使命,億萬中國人民不僅是“中國方略”的受益者,也將是“中國方略”的踐行者、推動者。
胸中有數,落實有策,行動有力。
2016年全國兩會正凝聚起智慧和力量,不斷豐富和完善“中國方略”,引領國家和人民以更加扎實的步伐,奮力沖向全面小康社會。(參與記者:趙曉輝、張麗娜、仇逸、李鯤、管建濤、劉巍巍、胡星)
編輯:秦云
關鍵詞:中國方略 改革創新 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