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對就業“供給端”進行市場化改革
據報道,在昨天國新辦的發布會上,人社部部長尹蔚民表示,今年就業形勢相對復雜艱巨。他稱三方面因素將對其產生重要影響:化解過剩產能會造成一部分職工下崗,鋼鐵、煤炭系統約有180萬職工需分流安置;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今年高校畢業生還在增加,為765萬人。
這不是部委首次回應就業形勢特別是去產能導致的“下崗”問題。早在2月中旬,發改委就曾對此回應,指出不會出現新一輪“下崗潮”,但部分職工下崗加劇就業形勢嚴峻,卻毋庸置疑。而與就業難加劇對應的,是“用工荒”口子擴大。據報道,廣東省人社廳最新數據顯示,節后全省企業出現短期性用工缺口放大現象,峰值為80萬至100萬人。
在經濟發展周期中,有些產業冉冉升起需大量人力,有些則勞動力冗余,這種產業結構變遷,會導致“失業與空位”同時出現的結構性失業。這是每個經濟體在轉型時都不可避免要遇到的問題。
單純經濟學意義上的結構性失業并不可怕,也有許多解決方案,如推動就業培訓提高人力素質、疏通勞動力市場的信息傳遞等。但眼下,結構性失業為何儼然已成去產能的“攔路虎”?問題核心還是在于目前的就業問題,主要不是“失業”,還是老問題——“下崗”。
目前最主要的產能過剩行業,主要集中在重工業如煤炭、鋼鐵這樣的國有企業。在重工業時代,這些大型國企崗位都是鐵飯碗,職工以依賴單位分配的形式存在,而非獨立的可供市場選擇的勞動力。因此,當這些產業逐漸為市場所淘汰之時,也是這些飯碗面臨摔碎之時。而這所謂的下崗,其實仍是市場主導的經濟形態中的計劃經濟“闌尾炎”發作。
若將視角切換到民營企業或是互聯網公司,無論是裁員、失業還是跳槽,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這種勞動力正常流轉中的“失業現象”,在市場經濟周期中,可通過市場力量自發解決,像亟待就業人口會在市場牽引下有針對性地增強技能,而人力價格也會因供需情況自行調整。
應看到,上世紀90年代末期曾出現大規模“下崗潮”,當時市場已給出解決方案——就是進一步放開市場。當年勞動力自由流動還很新鮮,流動意味著不確定性。但近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們會發現,近二十年經濟騰飛的活力源頭之一恰恰在于勞動力自由流通。而目前,我們再度遭遇“下崗”問題,也可能是經濟下一次增長的機遇。這次的解決辦法和以往也沒本質區別,用流行的語匯解釋,就是對就業“供給端”進行市場化改革。
從行業層面看,這需要對僵尸企業“快刀斬亂麻”,及時止損,給更為市場化的企業留出發展空間;從企業管理上講,則需要國企改革進一步推進,這不僅僅是破產兼并重組上的改革,更是整體資本、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上的更新。而在市場已擁有了良好的勞動力容納流轉渠道的當下,分流下崗人員,做起來不會比當年更困難。而這些人力資源重新補給市場,對經濟企穩也大有益處。
對政府而言,這次的就業形勢應對則更需顧及公平,這需要整體的社保機制和失業救濟制度及時跟上,在技能培訓與再就業方面加大財政支出,也致力于通過減稅給企業減負和國企分紅劃撥社保資金池等手段,為中小企業培育和發展提供更優環境,通過健康傳導鏈,提升市場對勞動人口的消化“胃口”。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就業形勢 去產能 就業市場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