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機長辭職何以比開飛機還難?
在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了7年的機長劉陽想要辭職,但法院終審判決雙方解除合同后,他仍無法離開。16日,劉陽已連續一個星期到南航總部門前“舉牌”,要求南航執行法院判決。(12月17日《南方都市報》)
雙方糾紛的焦點在于,南航拒不執行法院判決,拒絕為劉陽出具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導致劉陽既無法履行向其支付培訓費168萬元的判決義務,又使辭職懸于空中。在遭遇這一兩難境遇之時,劉陽選擇站街“舉牌”的自我救濟之舉。盡管這種方式有些過激,但確有值得同情之處。
隨著社會的文明進步,人們擇業觀念也在不斷變化,辭職跳槽已成稀松平常之事。只要雙方都按法律程序走,依法遵守事先的約定,兼顧雙方的權利與義務,辭職不應比開飛機更難。而且,雙方協商不成,仍可以通過勞動仲裁或法律途徑訴求雙方的合法權益。劉陽與南航已走完了勞動仲裁與對簿公堂的所有維權之路,按說此時雙方該各自執行法院判決,好聚好散,可南航卻以拿捏“解除勞動合同證明書”等手續為要挾,逼使對方履行所謂“內部規定”,這是不厚道的。
更令人擔憂的是,南航這一“內部規定”,就是一“霸王條款”:辭職者需申請復飛,復飛“無法確定期限。”人們不禁頓生疑慮:與南航已打了一年多辭職官司的劉陽,在南航還能復飛嗎?作為飛行員的機長是個人命關天的特殊職業,空難史早已給相關部門敲響了警鐘,無論是航空公司,還是飛行員,都不能為了一己之利博弈,拿旅客與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航空界有一個“海恩法則”,說的是一起重大的飛行事故背后,通常有29個事故征兆,每個征兆背后有300個事故苗頭,每個苗頭背后還有1000個事故隱患。飛行員的態度與情緒決定了每一次航行的安全。固然,我們不能憑空懷疑劉陽的個人品質與職業素養,然而,又拿什么讓人相信,一個與航空公司結下梁子的飛行員能在飛行中做到心無旁騖、萬無一失?
強求辭職者復飛的南航奇葩“內部規定”,既無法律依據,又有安全隱患,實質就是企業利益至上,“我的地盤我做主”。為了公共利益與飛行安全,飛行員辭職,在合乎法律規定的前提下,應無條件服從“海恩法則”。因此,期待相關管理部門立即介入此事,一方面督促南航履行判決書,出具證明放人,一方面讓“內部規定”趕緊“迫降”。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南航機長辭職 劉陽 法院判決 安全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