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2015年12月07日 20:21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五、 強化政策保障,健全脫貧攻堅支撐體系

(十八)加大財政扶貧投入力度。發揮政府投入在扶貧開發中的主體和主導作用,積極開辟扶貧開發新的資金渠道,確保政府扶貧投入力度與脫貧攻堅任務相適應。中央財政繼續加大對貧困地區的轉移支付力度,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規模實現較大幅度增長,一般性轉移支付資金、各類涉及民生的專項轉移支付資金和中央預算內投資進一步向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傾斜。加大中央集中彩票公益金對扶貧的支持力度。農業綜合開發、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等涉農資金要明確一定比例用于貧困村。各部門安排的各項惠民政策、項目和工程,要最大限度地向貧困地區、貧困村、貧困人口傾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根據本地脫貧攻堅需要,積極調整省級財政支出結構,切實加大扶貧資金投入。從2016年起通過擴大中央和地方財政支出規模,增加對貧困地區水電路氣網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投入。建立健全脫貧攻堅多規劃銜接、多部門協調長效機制,整合目標相近、方向類同的涉農資金。按照權責一致原則,支持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圍繞本縣突出問題,以扶貧規劃為引領,以重點扶貧項目為平臺,把專項扶貧資金、相關涉農資金和社會幫扶資金捆綁集中使用。嚴格落實國家在貧困地區安排的公益性建設項目取消縣級和西部連片特困地區地市級配套資金的政策,并加大中央和省級財政投資補助比重。在扶貧開發中推廣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政府購買服務等模式。加強財政監督檢查和審計、稽查等工作,建立扶貧資金違規使用責任追究制度。紀檢監察機關對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貪污挪用、揮霍浪費等違法違規問題,堅決從嚴懲處。推進扶貧開發領域反腐倡廉建設,集中整治和加強預防扶貧領域職務犯罪工作。貧困地區要建立扶貧公告公示制度,強化社會監督,保障資金在陽光下運行。

(十九)加大金融扶貧力度。鼓勵和引導商業性、政策性、開發性、合作性等各類金融機構加大對扶貧開發的金融支持。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向金融機構提供長期、低成本的資金,用于支持扶貧開發。設立扶貧再貸款,實行比支農再貸款更優惠的利率,重點支持貧困地區發展特色產業和貧困人口就業創業。運用適當的政策安排,動用財政貼息資金及部分金融機構的富余資金,對接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的資金需求,拓寬扶貧資金來源渠道。由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發行政策性金融債,按照微利或保本的原則發放長期貸款,中央財政給予90%的貸款貼息,專項用于易地扶貧搬遷。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分別設立“扶貧金融事業部”,依法享受稅收優惠。中國農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要延伸服務網絡,創新金融產品,增加貧困地區信貸投放。對有穩定還款來源的扶貧項目,允許采用過橋貸款方式,撬動信貸資金投入。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負總責的要求,建立和完善省級扶貧開發投融資主體。支持農村信用社、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為貧困戶提供免抵押、免擔保扶貧小額信貸,由財政按基礎利率貼息。加大創業擔保貸款、助學貸款、婦女小額貸款、康復扶貧貸款實施力度。優先支持在貧困地區設立村鎮銀行、小額貸款公司等機構。支持貧困地區培育發展農民資金互助組織,開展農民合作社信用合作試點。支持貧困地區設立扶貧貸款風險補償基金。支持貧困地區設立政府出資的融資擔保機構,重點開展扶貧擔保業務。積極發展扶貧小額貸款保證保險,對貧困戶保證保險保費予以補助。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通過中央財政以獎代補等支持貧困地區特色農產品保險發展。加強貧困地區金融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金融生態環境。支持貧困地區開展特色農產品價格保險,有條件的地方可給予一定保費補貼。有效拓展貧困地區抵押物擔保范圍。

(二十)完善扶貧開發用地政策。支持貧困地區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及最新年度變更調查成果,調整完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扶貧開發用地需要,專項安排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中央和省級在安排土地整治工程和項目、分配下達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計劃和補助資金時,要向貧困地區傾斜。在連片特困地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允許將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在省域范圍內使用。在有條件的貧困地區,優先安排國土資源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支持開展歷史遺留工礦廢棄地復墾利用、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和低丘緩坡荒灘等未利用地開發利用試點。

(二十一)發揮科技、人才支撐作用。加大科技扶貧力度,解決貧困地區特色產業發展和生態建設中的關鍵技術問題。加大技術創新引導專項(基金)對科技扶貧的支持,加快先進適用技術成果在貧困地區的轉化。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支持科技特派員開展創業式扶貧服務。強化貧困地區基層農技推廣體系建設,加強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加大政策激勵力度,鼓勵各類人才扎根貧困地區基層建功立業,對表現優秀的人員在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傾斜。大力實施邊遠貧困地區、邊疆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人才支持計劃,貧困地區本土人才培養計劃。積極推進貧困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培訓工程。

六、 廣泛動員全社會力量,合力推進脫貧攻堅

(二十二)健全東西部扶貧協作機制。加大東西部扶貧協作力度,建立精準對接機制,使幫扶資金主要用于貧困村、貧困戶。東部地區要根據財力增長情況,逐步增加對口幫扶財政投入,并列入年度預算。強化以企業合作為載體的扶貧協作,鼓勵東西部按照當地主體功能定位共建產業園區,推動東部人才、資金、技術向貧困地區流動。啟動實施經濟強縣(市)與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攜手奔小康”行動,東部各省(直轄市)在努力做好本區域內扶貧開發工作的同時,更多發揮縣(市)作用,與扶貧協作省份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開展結對幫扶。建立東西部扶貧協作考核評價機制。

(二十三)健全定點扶貧機制。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定點扶貧工作,建立考核評價機制,確保各單位落實扶貧責任。深入推進中央企業定點幫扶貧困革命老區縣“百縣萬村”活動。完善定點扶貧牽頭聯系機制,各牽頭部門要按照分工督促指導各單位做好定點扶貧工作。

(二十四)健全社會力量參與機制。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社會組織、個人參與扶貧開發,實現社會幫扶資源和精準扶貧有效對接。引導社會扶貧重心下移,自愿包村包戶,做到貧困戶都有黨員干部或愛心人士結對幫扶。吸納農村貧困人口就業的企業,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職業培訓補貼等就業支持政策。落實企業和個人公益扶貧捐贈所得稅稅前扣除政策。充分發揮各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在人才和智力扶貧上的優勢和作用。工商聯系統組織民營企業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各類社會組織開展到村到戶精準扶貧。完善扶貧龍頭企業認定制度,增強企業輻射帶動貧困戶增收的能力。鼓勵有條件的企業設立扶貧公益基金和開展扶貧公益信托。發揮好“10·17”全國扶貧日社會動員作用。實施扶貧志愿者行動計劃和社會工作專業人才服務貧困地區計劃。著力打造扶貧公益品牌,全面及時公開扶貧捐贈信息,提高社會扶貧公信力和美譽度。構建社會扶貧信息服務網絡,探索發展公益眾籌扶貧。

編輯:曾珂

關鍵詞: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 脫貧攻堅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性爱之日本精品视频 | 免费激情小视频在线观看 | 亚洲首页国产精品丝袜 | 日本一本一区二区免费播放 | 伊人久久大线影院首页 | 好吊操好吊妞在线观看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