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爭鳴 爭鳴
超載的幾十噸“愛心”去往何處?
2007年,為幫助貧困學生,四川攀枝花市米易縣得石鎮中心校在網上發帖,希望網友能為孩子們捐贈一些御寒衣物,很快,愛心衣物就從四面八方寄來。8年來,學校收到的衣物越來越多。“今年已累積收到了數十噸衣物,學校只有260多個孩子,這些衣服完全用不完,希望愛心人士不要再捐了!”(11月24日《華西都市報》)
獻愛心,捐衣物。這幾乎是每代人的童年都體驗過的“慈善模式”。不過,其實我們也很少去思考:那些被救助對象,他們也在變化,也在成長。世易時移,“愛如潮水”沒錯,但泛濫成災,終究也成了甜蜜的煩惱。
11月23日,得石鎮中心校校長看著成堆的衣服發了愁,目前在學校存放的大概有2噸多衣物,另外,還有近1噸堆滿在郵政營業廳沒來得及領取。愛心衣物太多,就算當垃圾扔了,還得有個妥善的處理之所;而郵局就更痛苦了,本來地方就不大,這些衣物圈地而居,不派送出去就轉不開身了;校方若想轉增給真正需要的地方,郵費又成了不可承受之重……更要命的是,“估計再過10年,還會有衣服寄來。”
這樣的尷尬,其實對應著三重現狀:一是粗放的民間捐贈,必然要遭遇信息不對稱的結果。冷熱不均的,設局挖坑的,不一而足。對于每年新翻到“求助帖”的網友來說,遙遠的困頓就成了近切的求助。十幾年前的網帖,可能會在這種無力考證的“愛心接力”中,無限期地承續下去。二是求助容易,謝絕捐贈太難。困局是暫時的,一旦愛心涌流而紓解了眼下的困境,過多過濫的愛心資源,其實就陷入了一種低效而浪費的惡循環。從這個意義上說,求助者有必要“事后發聲”,通過既有的求助路線,告知問題已解的現狀——這等于給事前求助追加了一份有效期的聲明。
更重要的是,民間慈善點對點的救助路徑很容易陷入“刻舟求劍”之悖謬。比如提及希望工程,很多人還是下意識地會想起“大眼睛女孩蘇明娟”,但20多年過去,她已經成為“一身碎花裙,一頭披肩發”的成熟都市白領。可問題是,即便是今天,初次看到這張招貼,還是有很多人想把錢捐給“照片上的小女孩”。
這些年,在紅會風波后,很多人開始迷信原始而粗放的點對點捐贈。不過,問題也越來越明顯:捐多少才算“夠”、捐的財物怎么監督、有限捐贈資源如何最優化利用?這些核心癥結,在“微信救助”或“貼吧求援”等事件中,凸顯得越來越頻仍。
近日,我國首部慈善法(草案)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初次審議。與之對應的,是慈善事業勃興又糾結的現實:《2014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2014年我國境內接受國內外社會捐款捐物總額突破千億元大關。有數據說,“全中國一年收到100塊錢的慈善公益捐款,有65塊錢來自于私人和民間。”但不得不說的是,由于機制體制的因素,慈善公信的重塑與構建,還“在路上”。這個時候,如果還是仰仗點對點粗放捐贈的“可靠”,而繼續漠視機構慈善與慈善機制的建設,超載的幾十噸“愛心”,也許就永遠找不到破題的路徑。
哪些學校缺衣少食,哪些愛心最該往哪兒去……大數據時代、互聯網+背景下,救寒濟困的愛心,總不能退回“自說自話”的老路上去。共識必須清晰:困難群體要不至于因愛心“餓死”或“撐死”,成熟的慈善機制,是唯一正途。(鄧海建)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愛心過剩 捐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