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聚合專題聚合

為了7000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2015年10月19日 09:25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王名:統合資源推動扶貧新機制形成

  中共十八大以來,中央力推社會組織管理制度的改革創新、社會治理創新和扶貧領域的改革創新,為建立社會共治制度,探索扶貧開發的社會治理創新提供了重要機遇。為此提出推動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改革和創新扶貧開發體制機制的建議如下:

一、 有效統合資源,推動扶貧新機制形成。社會扶貧可視為政府、市場、社會協同推進大扶貧格局的“三極”中的“一極”,作為扶貧格局整體中不可或缺的有機組成部分。從發展意義而言,社會扶貧或許可以視為對傳統扶貧的超越,是扶貧工作的2.0版本。但是作為扶貧2.0的社會扶貧并不會完全替代傳統扶貧,扶貧2.0體系與原有體系存在著長期共存、互為補充、相互支撐的關系。從價值上看,二者在價值取向上存在著微觀與宏觀、額外支持與普惠兜底的不同側重,但均統合于對“社會正義”或“善治”的價值追求;從體系上看,二者在運作機制上存在著政府領導、市場或社會發揮基礎性作用和政府承擔責任并發揮基礎性作用的差異,但均統合于現代國家治理體系。

二、 資源需求對接,推動社會參與,實現貧困有效治理。從基金會項目支出所涉及的領域上看,2013年度我國基金會項目支出在扶貧領域達15.04億元,支出金額位列教育與醫療之后,排在第三位。企業參與扶貧,經歷了從簡單慈善到關注企業社會責任再到關注企業創造共享價值的過程。同時,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個人掌握的財富越來越多,富人參與扶貧的方式可以通過發起成立基金會這樣的組織渠道,也可以完全依靠個人來實現,尤其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公益眾籌推動扶貧工作的開展。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推動政府與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的有效合作。尤其是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社會組織參與到政府扶貧工作當中去。加強政府、社會組織、個人等不同主體之間的參與、合作、共治機制,進而在具體扶貧工作中需要進一步探索精確瞄準機制,以及扶貧工作過程中、結束后的實施保障、績效評估與反饋機制,真正將不同階段的機制緊密結合起來,加強頂層設計,使得各項機制的運用能夠有機結合并形成體系。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全國政協委員 扶貧開發 國際消除貧困日 扶貧日 全面小康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AV免费在线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无卡 | 亚洲第一页A∨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在线深夜AV免费永久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