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為了和平 收藏戰爭
——四川省政協常委樊建川和他的抗戰博物館聚落
走進位于四川大邑縣安仁鎮的建川博物館聚落,最近這段時間最為紅火的,莫過于以紀念抗日戰爭為主題的幾個博物館:中流砥柱館、正面戰場館、川軍抗戰館、不屈戰俘館、飛虎奇兵館、侵華日軍罪行館……時值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來此參觀的各界群眾絡繹不絕,僅僅8月29日一個周末,人數就達3000余人。
樊建川:我為壯士站崗
記者采訪四川省政協常委、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副秘書長、四川省收藏家協會副主席、建川實業集團董事長、建川博物館館長樊建川時,他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半個月前,他和他的團隊剛剛歷經艱難,從西藏林芝地區若果冰川無人區收集到1架二戰期間美軍在“駝峰航線”上墜毀的編號為41-24688的C-87型運輸機(B-24型轟炸機運輸改型)殘骸50余件,并將其運回博物館公開展出。
“為了收集到這架飛機殘骸,我整整策劃了6年。而從建立第一個以抗戰為主題的博物館至今,我足足花了12年。”樊建川不無感慨地告訴記者。
抗日老兵手印廣場
立起群雕,只為壯士悲歌
樊建川:做博物館前,我到處去看博物館,比如珍珠港紀念館、紐約猶太人紀念館、韓國的戰爭博物館,還有我們的革命軍事博物館等等,我發現博物館一些儀式化的東西,即一些精神層面的東西很重要,比如雕塑群、紀念墻。
插過隊,當過兵,教過書,做過官的樊建川,36歲才下海經商,可談到自己收藏的歷史,他卻表示實際自從9歲開始就有了這個意識,那是1966年,他擁有了自己平生第一件藏品:一枚毛主席像章和幾張傳單。
“收藏對我來說,就是個自然而然的行動。我從小就喜歡收集在別人眼里微不足道的東西。”樊建川如是說。
當問及為何開始收藏抗戰文物時,樊建川坦言,是緣于自己的軍人情結,他的父親和岳父都是抗戰老兵,而他本人也曾有過11年的軍齡,雖然未上戰場,但他骨子里流淌的晉綏抗日的熱血,卻是與生俱來的。
當初決定在建川博物館聚落內興建壯士廣場時,樊建川說自己同樣熱血澎湃。這個占地1萬平方米的廣場,被他演化為一幅抽象的中國地圖,200多抗戰名將和著名英烈的鐵質雕像巍然矗立,各自站在自己曾經戰斗的地方,或是犧牲的戰場。他還在博物館聚落入口處建起了抗戰老兵手印廣場,迄今已收集老兵手印4000余枚。
毛澤東站在延安,鄧小平站在太行,蔣介石站在重慶,李宗仁站在臺兒莊,楊靖宇、趙一曼站在白山黑水,“狼牙山五壯士”站在冀中那高高的山頂上……
他請時年95歲高齡的抗戰老兵、中央軍委原副主席張震上將為自己這個名為“中國壯士1931-1945群雕廣場”揮毫題寫了“中國壯士”四個大字,遒勁有力、雄強偉狀。
據樊建川介紹,呂正操將軍生前曾為中流砥柱館題寫館名,在得知他的“中國壯士”群雕完成后,曾不無遺憾地表示:我走不動了,走得動,一定去看看。
毛澤東主席之女李敏、陳毅元帥之子陳丹淮、聶榮臻元帥之女聶力、陳賡大將之子陳知建、羅瑞卿大將之子羅箭、蕭克上將之子蕭新華以及正面戰場抗日名將衛立煌之子衛道然、鄭洞國之孫鄭建邦等百余位將門之后,都曾專程前來瞻仰這群默默無言鋼筋鐵骨的“中國壯士”。
讓樊建川最難忘的,是八路軍副參謀長左權將軍之女左太北,乃父犧牲時年僅兩歲。當她在壯士廣場看到自己父親的雕像時,止不住淚如泉涌,抱著雕像痛哭:爸爸,我抱抱您!
還有死守滕縣以身殉國的川軍122師師長王銘章的遺孀葉亞華,當得知丈夫的雕塑以及遺物陳列在建川博物館后,不顧90多歲高齡堅持坐著輪椅來到廣場。老人告訴樊建川,當年王銘章其實已經完成作戰任務,是可以撤退的,當參謀長請示其是否撤退時,王銘章只問了一句,李(宗仁)長官下命令沒有?當聽說還沒有收到命令,他義無反顧地誓言“決心死拼,以報國家”,最終灑盡了最后一滴血。
穿行在群雕中,樊建川告訴記者,只要在博物館,每天他必定會去壯士廣場走一圈,因為走上一圈,心里很亮堂。尤其是在苦悶苦楚的時候,面對壯士廣場上的壯士,“我會感覺自己充滿力量。”
點擊下方數字或鍵盤上“←”、“→”鍵,可翻頁閱讀。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樊建川 四川省政協常委 抗戰博物館 收藏 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