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試管嬰兒種植失敗為哪般?“土壤”“種子”都重要
原標題:試管嬰兒為何種植失敗?炎癥會讓“種子”難發芽
冷凍卵子、試管嬰兒,這些以往甚為避諱的字眼,被越來越多的女明星坦然說出來,徐靜蕾、林志玲冷凍卵子,范瑋琪生出試管嬰兒雙胞胎,張庭做了10次試管嬰兒,第9次才成功。
在廣東省婦幼保健院生殖健康與不孕癥科主任醫師劉風華和主治醫師徐麗清的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各種求子的艱辛故事,看到她們一籌莫展的臉,讓人多么希望醫學是萬能的,而事實醫學是有限的。但即使如此,在有限范圍內,還是可以有所作為。為了反復種植失敗的患者朋友們,也為準備進行試管受精助孕的朋友們,今天我們請專家談談從哪些方面可以提高“試管嬰兒”成功率。
“試管”助孕前先評估“環境”狀況
十月懷胎,說明孕育胎兒的過程是漫長的,而事實上,這個過程遠不止漫長,應該說是由各個環節精細調控才能不出差錯的結果,包括從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進而發育成胚胎,再到胚胎著床、臨床妊娠(早期、中期、晚期),最后才能迎來瓜熟蒂落。
“讓我們做個比喻,胚胎著床并妊娠的過程,好比種子在土壤里生根發芽的過程,胚胎是種子,內膜是土壤,子宮如房子,而女性的內環境(包括內分泌、免疫、凝血等)則是空氣、水分、氧氣等養分。”劉風華說,如果這其中任何一方出現了問題都有可能不能正常妊娠。胚胎需要經過促排卵后獲取卵子在體外與男方精子受精而形成,這是“試管嬰兒”助孕的主體部分,因此“試管”助孕前應該先評估“土壤”、“房子”、“養分”是否處在利于“種子”生根發芽的狀態,然后再需要良好的卵子及精子形成優質的“種子”——胚胎,這樣才能獲得更高的妊娠機會。
“土壤”、“房子”、“養分”、“種子”,每一環節都應重視,劉風華主任強調,“細節決定成敗”,生殖專科的醫生需要全面而細致的采集患者的病史、充分評估患者可能影響妊娠的因素,進而制定診療方案。近年來省婦幼保健院生殖中心的“試管嬰兒”助孕成功率逐年攀升,整體平均妊娠率從50%到現在55%以上,年輕患者高達64%,囊胚移植的妊娠率則可以達到70%以上。
炎癥會讓“種子”難發芽
如果沒有“營養豐富”的土壤,種子是難以發芽的。徐麗清提出,常見的子宮內膜異常包括:子宮內膜息肉、宮腔粘連、子宮內膜過薄或過厚、子宮內膜炎(結核性子宮內膜炎及非結核性子宮內膜炎)等。
徐麗清打比方說,子宮內膜息肉就像“土壤”中的“石頭”,其對生育的影響與“石頭”的大小、數量及位置有很重要的關系。宮腔粘連是指由于各種因素導致子宮腔或者宮頸管內膜基底層損傷后,宮腔肌壁和/或宮頸管相互粘連。多次人流術、清宮術、子宮內膜結核(不少曾有肺結核或盆腔結核病史)、嚴重的子宮腔感染,子宮肌瘤剝出術或剖腹手術后,都可能損傷子宮內膜,發生宮腔粘連。
還有內膜過薄,目前并未形成統一的認識,但臨床上常以<7mm為標準,此種情況下妊娠機會將下降,當然這也不是絕對。普遍認為導致子宮內膜過薄的原因主要為宮腔操作(如多次人流、清宮術或者診刮術等)、克羅米芬、長期應用避孕藥等。現在不少文獻都報道,在子宮內膜形態正常的情況下,隨著子宮內膜厚度的增加,妊娠率卻是增加的。由此,徐麗清說,我們不能以子宮內膜的厚度“一刀切式”地評估,更需要結合B超下的子宮內膜形態。
子宮內膜炎按照病因可分為結核性子宮內膜炎和非結核性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這塊“土壤”在存在炎癥情況下可以產生各種毒素及殺傷細胞殺死精子,并能干擾胚胎著床及繼續妊娠而導致不孕或流產。
宮腔鏡可改善“貧瘠”的“土壤”
針對“土壤”中的這些異常,劉風華指出,宮腔鏡檢查常作為首選解決方案。宮腔鏡可以在放大倍數的情況下更直觀清晰地觀察宮腔形態及子宮內膜病變,并能同時進行治療及定點進行內膜活檢,如進行子宮內膜息肉電切術(因息肉容易復發,多主張電切術)、宮腔粘連分離、子宮內膜活檢等。對于初次進行“試管嬰兒”助孕的年輕患者,可先通過B超引導下的宮腔造影對子宮內膜進行初步評估,若發現異常者則再進行宮腔鏡檢查。劉風華說,但對多次移植失敗者,即使超聲下宮腔造影沒發現問題,仍建議進行宮腔鏡檢查,以進一步查找原因。
針對內膜過薄者,建議采用各種方法,盡量改善內膜厚度,同時改善內膜血流。而有些患者的子宮內膜在月經期仍較厚,表明子宮內膜剝脫不完全,可以在月經期進行子宮內膜搔刮術等。劉風華說,“我們的臨床經驗發現不少患者通過此方法均獲得成功妊娠,其原理在于搔刮術能幫助剝落未能完全剝脫的內膜,有利于新增生的內膜能夠更加同步”。
母體整體狀況影響胚胎發育
胚胎著床并繼續妊娠需要的“養分”,不局限于小小的子宮,而是與母體的整體內環境息息相關。劉風華介紹,常見影響到妊娠的多余的“養分”有:內分泌異常、子宮內膜異位癥、輸卵管積水、母體的免疫異常及凝血功能異常。常見的內分泌異常包括甲狀腺功能異常、多囊卵巢綜合征、高泌乳素血癥等,因此在進行“試管”助孕前應先盡量進行相關排查。
多囊卵巢綜合征是一種發病率高、異質性高的疾病,很多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黃體生成素高、雄激素過高、胰島素抵抗等情況,特別對于胖型患者。劉風華建議,若有這些異常,建議患者先減重、藥物治療后,再適時進入“試管”周期,否則妊娠機會低,還可流產風險大。至于子宮內膜異位癥,劉風華說,可以通過多方面影響卵子質量及子宮內膜接受胚胎的能力,因此對于部分有明顯痛經、較大的卵巢巧克力囊腫(大于4cm)的患者,“我們建議可先行腹腔鏡檢查,盡量去除內異病灶,改善盆腔內環境,以期自然懷孕或者提高‘試管’助孕成功率”。
輸卵管積水亦是臨床很常見的問題,積水可以通過輸卵管倒流入宮腔,由于積水含有很多毒素物質,將降低子宮內膜對胚胎的接受能力,而且還有殺胚的作用。
或因免疫異常
免疫異常是指機體自身產生了對抗自身組織的抗體,這些抗體可能影響懷孕或造成流產,常見的免疫異常指標有抗甲狀腺相關抗體、抗核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心磷脂抗體、抗精子抗體、T淋巴細胞比例、封閉抗體。這些指標并非絕對影響懷孕,但對于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或者多次自然流產的患者,這些指標則凸顯了意義。
凝血功能異常,主要是指凝血功能亢進,也就是醫學上“高凝狀態”或“易栓癥”,主要表現在局部的微小血管的血流減少、緩慢,容易形成微血栓,進而影響妊娠或導致流產。臨床上,有很多指標來評估凝血功能異常,同樣對于多次胚胎移植失敗或者自然流產史者,主張進行凝血功能篩查。劉風華說,在臨床工作中,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所有這些“養分”指標均提前進行排查處理是不實際的,因此應該有的放矢地進行,這樣才能更好調配出“種子”需要的“養分”。
徐麗清說,“試管嬰兒”助孕需要應用藥物進行促排卵治療,以期獲得合理數量及優質的卵子,若采用了不合理的促排卵方案,或扳機時機(俗稱“夜針”)及取卵時機不合理,或醫生經驗不足,均可能影響卵子的數量及質量,因此關注每一個環節很重要。取出的卵子在體外與精子結合后形成的胚胎需在體外繼續培養幾天,培養環境的好壞直接關系到“種子”的質量。劉風華表示,對既往曾有“試管”助孕失敗的患者,改變促排卵方案或許是一條康莊大道。
還有一些患者雖很年輕,但改善各種方法后獲取的卵子質量均很差,這需要排除工作生活環境中外在的污染物、不良的生活作息習慣等。男性因素亦不可忽視,特別是精子DNA碎片,碎片率高者容易出現胚胎質量差,胚胎不著床,或者著床后流產。因此對于男性患者,亦應全面查體,改善生活作息習慣(如戒煙、戒酒、少熬夜等),多食用富含維生素及鋅的食物,并可以通過藥物改善精子質量。如此全方面調節,優質“種子”才會更容易煉成。
南方日報記者 李劼
通訊員 林惠芳
編輯:趙彥
關鍵詞:試管嬰兒 失敗原因 炎癥讓種子難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