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民營美術館悄然改變中國藝術生態
近年來,民營美術館從數量到規模都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雖然運營經費、學術規劃、館藏構建等瓶頸依舊存在,但正以各自的力量影響甚至改變著中國的藝術生態。其實,建一座美術館相對容易,但經營卻并不簡單。在民營美術館的建設大潮前赴后繼涌現之時,有更多的可能將會折戟沉沙。那么,民營美術館最大的發展困境是什么?后續究竟如何經營才能避免曇花一現呢?
民營美術館崛起
從上世紀90年代起,民營美術館拉開了蓬勃發展的序幕,據不完全統計,國內民營美術館有130家左右,約占全國美術館數量的1/3。1991年落成的炎黃藝術館以及后續出現的成都上河美術館、天津泰達美術館等被視做民營美術館的先行者。但遺憾的是,它們大都已經退出歷史舞臺。2002年之后,以今日美術館、上海證大美術館等為代表的民營美術館逐步發展起來。
2007年之后,一股更為強勁的建設潮席卷全國,比如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與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的相繼落成以及龍美術館、昊美術館、余德耀美術館等陸續建立,民營美術館的陣營和規模逐步壯大,甚至開始對中國的藝術生態產生影響。
不可否認,一些民營美術館在學術發掘和研究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龍美術館近期舉辦的“盛清的世界——康雍乾宮廷藝術大展”以及去年舉辦的“朱見深的世界——成化斗彩雞缸杯特展”等主題性展覽;再比如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民間的力量”開幕展,這些不只是單純的展覽,均有一系列的學術講座和論壇作為支撐,在學術梳理和研究以及社會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并不遜色于公立美術館。
但這只是極少數,很多美術館的硬件和配套設施一流卻很難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美術館。正如中國美協名譽主席靳尚誼曾經提到,中國的民營美術館剛剛起步,還需要進一步發展。美術館應該建但卻不能盲目建。與硬件設施相比,更要重視軟件,要體現出美術館的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
軟肋依舊明顯
對于大多數民營美術館而言,展館規模和硬件配套都不是問題,但運營經費、學術規劃等已經成為發展的阻礙。不可否認的是,一些民營美術館只是文化地產的延伸,對于美術館經營并沒有專業而長遠的規劃,這一類型民營美術館的終局只能是黯然離場。其實,今日美術館起初也是地產投資項目,那它為何能夠最終成功?在藝術和商業之間如何實現平衡?今日美術館館長高鵬表示,“首先今日美術館是一家非盈利性藝術機構,每年都會做一些學術性大展,打造品牌的同時還要兼顧運營和藝術的純粹性。作為美術館,一定要找準自己的定位,尤其是要平衡學術和商業的關系,保持美術館的學術高度和藝術高度”。
民營美術館需要系統的學術體系和建構,展覽策劃和展覽的學術水準是美術館最為核心的考量標準,一味去迎合市場是很難立足的。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夏季風表示,“美術館要有清晰的學術定位,因為很難滿足所有的藏家,也無法判斷每個藏家喜歡什么,但可以樹立一個標準讓藏家來圍繞,這也是蜂巢一直堅持東方美學這一學術方向的原因,而且展覽會邀請有影響力的學者和策展人來做。藝術行業本身有自己的規律,做藝術不能急功近利,需要有長遠的規劃”。
核心在于自我造血
相對于公立美術館而言,大多數民營美術館存在館藏構建、學術研究、政策扶持等不足,但同時民營美術館有著更多的自由度,有更大的空間策劃展覽。其實,國家也在努力推進民營美術館的發展,比如對一些大型的學術展覽進行政策扶持和財政補貼等。
然而,經費緊張如同緊箍咒一般威脅著民營美術館的發展甚至生存。為了尋求贊助或支持,不少美術館不得已受支配于投資方或傾斜于商業,這其實也是一種無奈。對于美術館而言,收入的來源主要是門票收入,場地、講座、講解等收入以及品牌合作收入,另外還有社會贊助和捐贈、政府扶持等。以今日美術館2014年為例,門票收入僅占5%,展覽收入占四成,贊助占到近一半。相比之下,更多的民營美術館可能更需要依賴出租展覽場地進行創收,但流動性的展覽又使得這些美術館的功能趨同于畫廊,失去了美術館的意義。
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文化藝術門類的扶持力度,比如國家藝術基金的設立,但從扶持的層面而言,民營美術館的覆蓋面很窄。與此同時,在民營美術館接受捐贈、贊助方面的政策也不甚理想。對于民營美術館而言,更多還是要靠自我造血,比如導覽、講座、論壇、圖書、影像、藝術衍生品等模式和產品來吸引更多人關注并參與到美術館中來。
“尚在發展的中國市場和政策支持確實是導致籌資困難的一大問題,比如基金會的免稅政策與美國和歐洲的基金會享受的待遇有所差距。另一方面,美術館自負盈虧就不得不屈于商業運營,犧牲部分審美價值。大部分投資者投資藝術的同時又要求自己獲得等價服務,其實不算是捐贈,這也和中國企業以及個人本身沒有形成特別好的收藏傳統有關。這些問題短期內無法得到解決。”高鵬如是說。
點擊下方數字或鍵盤上“←”、“→”鍵,可翻頁閱讀。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民營美術館 中國藝術生態 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