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食品追溯碼豈能“生而無信”

2015年06月24日 09:56 | 作者:許輝 | 來源:檢察日報
分享到: 

  不少商家標識食品追溯碼,并非為了接受監管,而是拿食品追溯碼當經營噱頭,騙取消費者的信任,嚴重損害了食品追溯碼的公信,讓消費者更加無所適從。

  記者調查發現,各地食品溯源體系標準不一,由企業自建的食品溯源平臺缺乏監管,變相衍生出了借助溯源碼魚目混珠、以次充好的亂象。有的食品張冠李戴,亂貼追溯碼;部分原產地品牌的溯源碼,變成了企業的牟利工具;消費者能查到的溯源信息也是參差不齊。更有甚者,企業提供追溯碼的定制服務,200萬個起定制,價格為0.02元至0.08元/個,產地等追溯信息卻完全由定制方自行掌握(6月23日《新京報》)。

  食品質量追溯體系的建立,使得食品從“農田到餐桌”的“前世今生”可查可知,既讓消費者買得放心、吃得放心,也便于食品安全監管。食品溯源的超強功能在2004年曾得到了充分展示,當年8月,荷蘭國家食品監管部門從一家農場的牛奶中查出二惡英超標,他們通過溯源系統很快查明,這是因為奶牛吃的土豆皮飼料被感染。隨之,歐盟又很快查明荷蘭、比利時、法國、德國有200多家農場使用了被感染的土豆皮,主管部門迅速查封這些農場的牛奶,使受污染的乳制品未流入到消費者手中。

  十多年來,世界上很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紛紛出臺了食品安全溯源的相關法律制度。在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中,食品安全溯源制度并非空白,質量安全法、《動物免疫標識管理辦法》等都有相關規定。尤其是今年4月剛剛修訂的食品安全法,第42條明確提出食品生產經營者應當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保證食品可追溯。

  然而,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盡管我國法律明確了食品安全追溯體系建立的主體是食品生產經營者,但在我國社會誠信度還不高的現實環境下,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動性不夠、可信度也存疑,監管必須積極介入。相關職能部門既要監督生產經營者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更要通過監督確保追溯體系中信息準確、完整。

  食品安全法還規定,國家鼓勵食品生產經營者采用信息化手段采集、留存生產經營信息,建立食品安全追溯體系。但從目前的現狀看,不少商家利用二維碼等信息技術手段在食品包裝上標識食品追溯碼,其根本目的并非為了接受監管,而是拿食品追溯碼當經營噱頭,騙取消費者的信任,嚴重損害了食品追溯碼的公信,讓消費者更加無所適從。

  要防止食品追溯碼變“愚人碼”,不至于“生而無信”:一方面,應當對那些利用食品追溯碼魚目混珠、張冠李戴欺騙消費者的行為,依法予以嚴懲,決不能姑息;對那些從事追溯碼“私人訂制”業務的,應當以共同違法論處。另一方面,應當從國家層面制定食品追溯碼管理辦法,明確追溯碼管理者的責任,建立追溯碼報備制度,規定追溯碼失真的法律責任。

  目前,我國食品追溯碼存量并不大,暴露的問題卻不小,表明監管處于真空狀態。這種現狀必須抓緊扭轉,防止食品安全領域“失信”的病毒向新生的食品追溯碼入侵、滲透,讓食品追溯碼能夠被信任。這應該成為新形勢下食品安全監管的一個重要領域,趁早規范為好。

 

 

編輯:羅韋

關鍵詞:食品追溯 安全 食品質量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色精品V一区二区 | 特级精品三级AV | 亚洲久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 亚洲一级中文字幕免费观看 | 尤物九九久久国产精品 | 久久免费看少妇A级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