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記·工作記·工作

錢理群:不以漢奸否定周作人

2015年05月25日 10:40 | 作者:梁小民 | 來源:澎湃新聞
分享到: 

120076112

錢理群

  九十年代初,我們的改革目標轉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北大推倒南墻迎合市場經濟大潮。大約從北大熱鬧非凡的百年校慶起,就有不少人在質疑:北大傳統還在嗎?北大還是思想文化的凈土、圣地嗎?錢理群先生在《精神夢鄉:北大與學者篇》中引用景風的《圣土之上的北大》的一段話(第3-5頁)正代表了這種聲音。這種聲音直至今日仍然在民間流傳。這就使我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北大的傳統是什么?現在我們是否失去了這種傳統?

  最近引起我思考這一問題,是因為讀了“錢理群作品精選”中的四本書:《心靈的探尋》《周作人論》《世紀新路:現代作家篇》和《精神夢鄉:北大與學者篇》(三聯書店,2014年10月),尤其是《精神夢鄉》。我與錢先生都是“文革”后第一屆(1978年)研究生,同校而不同系。不過當年都住在同一樓層,有時一起上“公共課”。畢業后都留校任教,且我也頗喜文學,曾去錢先生斗室中侃過大山。以后我離開了北大,但仍愛讀錢先生的書,除這四本外,還讀過《1948:天地玄黃》《我的精神自傳》,以及他在聯經出版社出的《毛澤東時代和后毛澤東時代》(上冊,沒讀下冊),和報刊上的一些文章。

  我與錢先生有一面之交,套用民國的話語模式也可以說“我的朋友錢理群”。在我內心深處,對錢先生一向敬佩有加。他長我四歲,我們有大體相同的經歷。在貴州的艱難時世里,他仍然在孜孜不倦地讀書,研究魯迅,考上研究生回歸學術之路時已人到中年了。我敬佩他無論在多么艱苦的條件下,都持之以恒地讀書、思考、做學問,且學有所成,終成大師級學者。我更敬佩他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書呆子,而是始終關心國家、民族的命運,關心社會。讀他的書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心靈的呼喚。錢先生是老北大,深受北大傳統的熏陶。他的為人與治學都體現出了北大傳統。我正是要從他的書中來尋找北大傳統。

120076122

1981年,錢理群(左三)和研究生同班同學在一起

  北大的前身是1898年成立的京師大學堂,說百年北大正是由此算起。但我始終認為,北大的起點應該是蔡元培先生任校長的1917年,北大的真正百年校慶應該在2017年。京師大學堂其實算不上大學,只是清政府培訓官員的“國家行政學院”。自從蔡先生來北大后,北大才成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大學,開始形成自己的傳統。

  大學以做學問、傳承文化、創造新思想為己任。這正是蔡先生所說的:“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要做學問,必須有自由的探尋,有思想的交鋒。蔡先生提倡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方針正體現了大學精神的實質,這成為北大傳統的基石。蔡先生把這種思想變為行動。在他任職期間,既請了有新思想的陳獨秀、李大釗、魯迅、周作人、錢玄同諸君,又請了保守而有學問的辜鴻銘、黃侃、劉師培諸先生。北大既是新思想的發源地,又是傳統文化的傳承者,真正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正是北大在諸多百年老校中獨樹一幟的原因。錢先生由此引申出北大的精神是“獨立、自由、批判、創造”(《精神夢鄉》,183頁),這與蔡先生的思想完全一致。

  高度概括的傳統與精神畢竟是抽象的,必須體現在行為上。在北大,這種傳統首先體現在做學問上。錢先生認為大學的功能“一是思想文化、學術精神傳統的傳遞的堅守;二是新思想、新文化、新學術的創造”(《精神夢鄉》,“前言”)。作為一個大學,總要有一批學者以獨立、自由的精神作學問,北大的傳統就體現在北大傳統的學問中。百年間,北大出了一大批影響甚大的學者,正說明北大傳統綿延不絕。但百年中國并不平靜,中國的先行者仍不屈不撓地追求民族獨立與國家富強,探尋中國走向現代化之路,前仆后繼,流血犧牲。在這種情況下,學者不能平靜地在書齋中做學問,他們深切體會到,只有國家獨立才有學者人格、思想的獨立,只有國家富強才有學術的繁榮。因此,北大傳統還體現在對民族、國家的關心上。錢先生正是從這兩個方向來解釋北大傳統,而且我們從錢先生身上也看到了這種傳統。

120076137

錢理群在1960年代讀書

  錢先生是學者,他幾十年的學術研究體現了北大的學風,即北大的學術傳統。

  錢先生1962年寫下第一篇有關魯迅的讀書筆記,應該是他進入學術研究的起點。不過從這時到1978年,整個社會處于“文革”的動亂之中,連偏僻的貴州安順也放不下張平靜的書桌,錢先生的研究也沒有成果問世。不過這一段的讀書、思考,為以后的學術研究奠定了基礎,錢先生稱為“入世前的準備”。1978年錢先生又一次考入北大,師從王瑤先生,這才是學術研究的正式開始。錢先生遵從王瑤先生的教誨,不急于出成果,先打下扎實的基礎,直至1985年才有研究魯迅的《心靈的探尋》問世。錢先生從研究魯迅、周作人入手,然后擴大到整個現代文學,終成一代學術大師。

  我認為錢先生的研究體現了北大的傳統,首先在于學術研究水平高。如何評價人文學科的學術成果,并沒有一個公認的標準。不過我認為學術研究水平高,起碼應該是突破了前人的傳統觀點,有新見解,且這種觀點論據充分,使人耳目一新。我想就錢先生對二周和現代文學研究講一點體會。

  也許是受時代影響吧,我也一直愛讀魯迅的作品。“文革”中發配到東北深山老林時,帶了一套1963年出的《魯迅全集》(十卷),每晚無聊時就在昏暗的燈光下一本一本讀下去。當時對魯迅許多深刻的觀點、語言頗為贊賞,崇拜之至。到九十年代再讀魯迅的書時,頗感魯迅此人太極端、偏激,崇拜之心消失了,甚至覺得他不如胡適,他的文章也不如林語堂、梁實秋。對魯迅甚至有點反感。從崇拜到反感,這說明我沒有讀懂魯迅。研究魯迅的傳記、回憶、評論我也陸續讀過一些。但真正觸動我,使我認識魯迅的還是《心靈的探尋》。我認為,在許多魯迅研究中,這是一本有獨立見解、高水平的著作。

編輯:羅韋

1 2

關鍵詞:先生 北大 傳統 魯迅 錢理群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日本道久久久精品国产 | 亚洲国产2021乱码 |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 中文字幕乱码精品久久久久 | 婷婷色婷婷开心五月 | 在线看国产国语三级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