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含淚微笑”的戲劇與人生
——第九、十屆全國政協委員、著名學者葉廷芳談迪倫馬特和話劇《貴婦還鄉》
迪倫馬特在工作中
閱讀提示:
■最近北京人藝繼1982年首演迪倫馬特的《貴婦還鄉》后再次演出該劇,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
■該劇以悲喜劇的藝術手法諷刺了金錢萬能的罪惡,當時轟動了世界各國劇壇,在許多國家上演并被改編成電影、歌劇等形式,也奠定了迪倫馬特在當代戲劇史上的地位。
■他談起了在歐洲看過兩次“中國歌劇”即京劇。他比劃著描繪,我明白了是《三岔口》和《秋江》,他說,“妙不可言”!
迪倫馬特的中國首譯者
文化周刊:葉先生,您好!最近北京人藝繼1982年首演迪倫馬特的《貴婦還鄉》后再次演出該劇,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迪倫馬特是世界知名戲劇家,您是國內首位翻譯他的作品的人,能否回憶一下您是在什么樣的契機下翻譯迪倫馬特的作品的?
葉廷芳:我第一次看到迪倫馬特的作品還是在“文革”以前,那時我剛從北京大學調到中國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分配給我的工作是編輯一本內部發行的《現代文藝理論譯叢》。當時文藝界的氛圍還很緊張,很多東西不能出版。周揚同志主管文藝,他覺得作家應該有機會看看西方現代作品,就指示作家出版社出版一套內部發行的關于西方現代派的叢書,那時候我們稱其“頹廢派叢書”。當時能夠看到這套叢書的,都是文化層次較高的人。另外還發行一個相應的內部刊物,只印刷2000本。那時我作為編輯,可以訂閱一些別人不能夠訂閱的報刊,所以看到了一些現代派的外國文學評論等?!顿F婦還鄉》,包括卡夫卡作品都是那時看的?!顿F婦還鄉》是迪倫馬特在1955年寫作的,該劇以悲喜劇的藝術手法所謂“含淚的微笑”,諷刺了金錢萬能的罪惡,當時轟動了世界各國劇壇,在許多國家上演并被改編成電影、歌劇等形式,也奠定了迪倫馬特在當代戲劇史上的地位。他同時也寫了很多小說,也都產生了很大影響。當時看后覺得太精彩了,就想將來有條件的時候,一定要把它們翻譯出來,介紹給國內讀者。
后來果然等到了這樣的機會。粉碎“四人幫”以后,迎來了改革開放。我記得我是從1978年開始翻譯迪倫馬特的另一部代表作《物理學家》,《貴婦還鄉》因為已有英文轉譯本,所以暫時未譯。譯后,我投給上海的《外國文藝》,沒想到發表后馬上引起了戲劇界的興趣。1981年,上海戲劇學院張應湘教授導演了這部戲。劇本發表后,人民文學出版社外文部主任孫繩武找到我,讓我再翻譯幾部作品,連同《貴婦還鄉》一起結集出版。于是我又翻譯了《天使來到巴比倫》、《羅慕路斯大帝》、《弗蘭克五世》(約張榮昌譯)等幾部作品。
葉廷芳(右)與迪倫馬特合影(1981)
拜訪過迪倫馬特的中國翻譯家
文化周刊:您是國內唯一見過迪倫馬特本人的翻譯家,能談談和迪倫馬特的那次會面嗎?
葉廷芳:那時迪倫馬特聲望很高,一般是謝絕會客的。1981年,我第一次去德國做訪問學者,訪問對象中特地安排了一位研究迪倫馬特的專家,叫揚·克諾普夫。開始他對于替我約見迪倫馬特沒有信心,我請他試試,意外獲得迪倫馬特爽快應允。那時他早已搬離家鄉伯爾尼,住在瑞士西部毗鄰法國的法語區漂亮的小城納沙特爾,德文叫諾因堡。友好的德國教師吉特勒先生開車陪我前往,迪倫馬特親自到車站來接。
他的房子依山而建,面朝浩渺的納沙特爾湖。迪倫馬特非常熱情,但并不健談。我給他帶了四件小禮物:一件是剛出版的中譯本《迪倫馬特喜劇選》;另一件是徐悲鴻作品的織錦《風雨雞鳴》以及一疊剪紙和茶葉。他饒有興趣地觀賞了織錦和剪紙后,拿起我的譯本仔細端詳,問:“我的名字在你們那里怎么念的?”我一個字一個字地念“迪-倫-馬-特”一連念了三遍,他微笑著,覺得挺好奇。接著我問他有沒有興趣去中國看看。他談起了在歐洲看過兩次“中國歌劇”即京劇。他比劃著描繪,我明白了是《三岔口》和《秋江》,他說“妙不可言”!然后他讓我看他的藏書,指著一本厚厚的“Kapital”得意地說:“你看我也有《資本論》!”又抽出一個紙盒套裝的七本德文書說:“這是你們的古代經典。”我一看果然是《論語》、《禮記》、《易經》、《道德經》等。他又指著一本厚厚的黃皮精裝書說:“這本書是寫中國皇帝的,很有意思。”接著他向我展示他藏書中最為壯觀的哲學書籍,從柏拉圖到克爾凱郭爾、尼采等一個個作了介紹。最后他話鋒一轉說,聽說施密特總理1974年訪問中國時,毛澤東主席跟他談哲學,不知都談了些什么?可惜對此我也一無所知。他呆呆地看了我幾秒鐘,似乎在納悶:怎么你也不知道?接著我根據吉特勒先生的提醒,征得迪倫馬特的同意,讓他按照我的“導演”擺了各種姿勢,讓我拍照。后來一數,一共拍了15幀!包括他的兩條年富力強的灰毛狗和門廊上的白鸚鵡。
12點左右,他開車陪我們出去吃飯。行前他請我們參觀了他的酒窖。他問我喜歡喝什么酒。我笑笑表示無可奉告。車繞來繞去,約一刻鐘后終于來到一家郊區的臨湖餐館。這是一個瑞典人開的餐館。吉特勒說:“葉先生喜歡吃中餐。”迪倫馬特馬上說:“到歐洲來還吃中餐?當然西餐嘛!”他問我喜歡吃什么。我開玩笑說:有沒有這湖里產的魚?兩位佇立在一旁的衣冠楚楚的男侍者說:“有,有!”迪倫馬特馬上加上一句:“把魚刺剔掉!”接著他“剝奪”了我的點菜權,一口氣點了十幾道菜,并一一向我介紹、推薦,同時讓我們品嘗了好幾種當地的葡萄酒。這種氣派的待客之道和我們中國人很相似:盡量讓客人品嘗到家鄉菜的美妙,但在歐洲并不多見。品嘗面條時,迪倫馬特風趣地說:“這面條想必是當年馬可波羅從中國傳到歐洲的。”引起一陣笑聲。主餐吃完后是甜點。迪倫馬特問我喜歡吃什么點心?我脫口而出:上海蛋糕!他皺了一下眉,但馬上高聲問:“有上海蛋糕沒有?”店方馬上回應:“有!有!”我嘗了一口后他馬上問:“像不像上海蛋糕?”我忙點頭說:“旗鼓相當!”他開心地說:“嗬,這里也能吃到上海蛋糕!”迪倫馬特喝酒后,談興漸濃,還不時加進幾句法文。我們從中午12點多一直聊到下午4點半。最后老板拿來了一個豪華的本子要我題詞。我問是用我的母語,還是德語?迪倫馬特說:“聽說中國人把寫字當藝術,您寫給我們看看?”我寫后他問我寫了什么?我說:“祝貴店生意興隆,蒸蒸日上!”迪倫馬特馬上用德文也寫下來,并題上:“迪倫馬特譯。”這又立即爆發一陣笑聲。
文化周刊:這次會見你們具體聊了什么內容?
葉廷芳:迪倫馬特是學哲學出身的,哲學、美學方面的內容談得較多,尤其是康德、黑格爾;他似乎喜歡康德多于喜歡黑格爾。他對歷史、藝術很感興趣,談到了古波斯人在絲綢貿易中的一些歷史典故。關于他的作品,他談得較多的是《密西西比先生的婚姻》在美國被搬上銀幕的過程。我事先準備了不少關于他的著作的某些疑難問題,不得不伺機“見縫插針”地進行提問。比如我問:“有人認為,您是歐洲兩個受卡夫卡影響最深的戲劇家之一,對嗎?”他把嘴巴一撇,說:“與其說我受卡夫卡影響,還不如說我受布萊希特的影響。我年輕時連卡夫卡的名字都沒有聽說過,誰不知在‘第三帝國時期’瑞士是與世界隔絕的一個孤島。”我又問:“您把《密西西比先生的婚姻》中的女主人公作為今天世界的比喻:既美麗又有罪,誰都改變不了她?”他說:“您不妨這樣理解。”
4月29日,人藝上演由濮存昕、陳小藝等主演的《貴婦還鄉》
迪倫馬特對暴富與不義的批判
文化周刊:您本人如何看待迪倫馬特的藝術?
葉廷芳:我個人對迪倫馬特作品的藝術成就的評價是相當高的:他既吸取了西方現代主義藝術的某些長處,也繼承了傳統藝術中的一些精華。所以“悖論”在他的作品中非常重要,這點和卡夫卡有點相似。迪倫馬特把對哲學的思考變成了美學的呈現,非常有味道。以話劇《貴婦還鄉》為例,女主人公本來是被損害的女孩,她被拋棄以后,經過很多折磨,后來成為億萬富翁,再后來又成為加害別人的罪犯;男主人公伊爾本來是個有道德缺失的人,但后來他為此反省、懺悔,并且勇于承擔后果,愿意用性命來贖罪。這樣兩個人的位置就發生了根本的逆轉,這都是迪倫馬特作品中所體現出的“悖謬”的藝術魅力。另外,他認為“怪誕”是戲劇風格的極致。確實,“怪誕”用得恰當,能夠產生諷刺性的幽默效果。比如貴婦的腿和胳膊都是象牙拼接起來的;貴婦在談到自己的第九次婚姻時,說她的婚禮“是在倉庫里舉行的”。這對反面人物無疑起了輕蔑的諷刺性效果。
文化周刊:我們在《貴婦還鄉》中看到作者對金錢、暴富所引發的罪惡的批判。這個故事對世風和人性有著怎樣的針砭和啟示意義?
葉廷芳:劇中的金錢和暴富是通過道德和人性的墮落換取的,并且這錢也被用來換取不義。這一血淋淋的交換過程淋漓盡致地演繹著所謂“有錢能使鬼推磨”。可見金錢這東西是把雙刃劍:用得得當可以建造天堂;用得不當可以造成地獄?,F在我們常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經濟發展了,道德下滑了??戳恕顿F婦還鄉》這個戲,我們真切地感受到這種悖謬性的辛酸。所以難怪多年來這出戲在我國不少地方上演。其生命力強,是因為人們可以從中得到反省和教益。
這部戲還有一個意義,就是其中所體現的哲學意味。它反映出每個人身上都可能有惡的東西,自己卻常常意識不到,但通過一個突如其來的事件的震動引發出來。這與卡夫卡的小說《訴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对V訟》說的是一個銀行經理助理,在他30歲生日那天,突然來了兩個警察宣布對他的逮捕。主人公并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然而最終還是莫名被處死。雖然在國家法庭上他是無罪的,但是在正義的法庭上他自認為是有罪的,比如他曾對來到銀行求助的人頤指氣使,比如曾有兩個獄卒偷了他的衣服,他揭發了,導致二人被拷打,他覺得自己對別人是有錯的。難怪有人說:卡夫卡之所以偉大,就在于他既控訴世界,也控訴自己。在歐洲表現主義時期,曾有過“有罪的無罪者”和“無罪的有罪者”的討論。迪倫馬特的戲劇常通過一個突如其來的震動,震撼你的靈魂,使你看到靈魂的污穢或已經忘卻的罪惡。這真是一種獨到的藝術手法。
文化周刊:除了迪倫馬特,您還是研究卡夫卡的專家,并使得卡夫卡的研究成為顯學。您在閱讀《卡夫卡選集》時曾談到您讀了一個通宵,“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當即,我就萌發了從德文翻譯卡夫卡作品的念頭”,這是怎樣的一種“震撼”?
葉廷芳:那是1964年前后,那時我們認為西方流行的文學就是所謂的“頹廢派”,但是我在看到卡夫卡的小說時,我覺得在他的作品中看不到墮落,而且他在寫法上有種新奇感。他不做客觀描述,而是通過人物本身來顯現行為。包括迪倫馬特也是如此,通過我與迪倫馬特的接觸,我知道他本人勤奮,家里也不太豪華,他只是要求住所前面沒有遮攔,以免遮住視線。他在窗口駕著一個望遠鏡,他經常用望遠鏡觀看天體,并且還以此寫過一部作品《流星》。所以在當時的環境下,讀到他們的作品,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還是很震撼的———顛覆了原來的一些固定的看法。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葉廷芳 迪倫馬特 話劇 《貴婦還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