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高齡農民工養老欠賬怎么還
經濟發達地區當年利用了農民工提供的廉價勞動力,今天在這些農民工老來無依靠的時候,應該有責任反哺他們。
按照我國的現行規定,企業男性職工年滿60周歲、女性職工年滿55周歲就可退休,身體出現疾患喪失勞動能力的還可提前退休。退休以后,他們可以從社保基金領取養老金,安享晚年。但是,目前有一批農民工,盡管已屆高齡,卻難以結束打工生活,他們仍須通過打工來為自己掙錢養老,“退休”一說與他們無緣。
這部分仍然活躍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從事繁重體力勞動的高齡打工者,大多來自農村,具有農民工的身份。在他們年輕的時候,國家已經實行改革開放,他們得以走出農村進入企業。在20世紀80年代,我國沿海地區大量崛起的民營企業,廣泛使用了這些來自外省的農民工,獲得了大量廉價勞動力。企業發展了,當地經濟也發展了,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部分將大好年華投入到打工生涯的農民工卻在漸漸老去,他們的養老問題也隨之凸顯。
最近一二十年來,國家加強了對農民工權益的保障,農民工已被納入到了社保系統,企業在招收農民工以后,必須為其繳納養老、醫療等基金,農民工已經開始與城鎮職工一樣享受到基本的養老保障。但是,這一制度改革的紅利更多是由年青一代農民工所享受,而且由于他們目前還未到退休年齡,因此他們所繳納的養老保險,就目前來說還更多的是用作基金的支出統籌。對于那些已經到了需要使用養老金年齡的老年農民工來說,由于年輕時養老保險制度尚未建立,導致其或者沒有建立起養老金賬戶,或者即使在后期參與了社保,也由于繳費年限過少而不足以領取養老金。
對于一些經濟發達的省份來說,農民工對當地經濟發展所作出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因此,這些地方的省份可以建立專項基金,向內地省份轉移支付,再由內地省份向長年在外打工,年老后回到家鄉的人群支付養老金。經濟發達地區當年利用了農民工提供的廉價勞動力,今天在這些農民工老來無依靠的時候,應該有責任反哺他們。當然,這些農民工年輕時打工的情況千差萬別,建立一對一的欠賬償還機制還缺少現實操作的條件。但是,只要有這樣的心意,地方政府就可以集思廣益將這項制度逐漸完善起來。
目前,隨著企業改革的深化,越來越多的城鎮職工年紀還不大就加入了退休者隊伍,這與近4700萬高齡農民工為了養老而仍在孜孜勞動形成了強烈對比。因此,建立對這些高齡農民工的養老償還機制,不但能讓他們無后顧之憂地結束打工生涯,還可以為城市人口騰出就業崗位,使社會就業形成以年齡為基準的良好階梯結構。
編輯:羅韋
關鍵詞:農民工 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