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理論文件>理論頭條理論頭條
經濟新常態 政協大有作為
人民政協民主監督是我國社會主義監督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央高度重視發揮政協民主監督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人民政協要及時反映真實情況,勇于提出建議和批評,推動各項改革發展舉措落到實處。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各級政府要接受人民政協的民主監督。俞正聲主席在全國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上所作的常委會工作報告中提出,民主監督要有新舉措。人民政協按照共同政治原則,通過一定組織程序,圍繞新常態下重大經濟體制改革方案舉措的落實,以協商、討論、批評、建議的方式開展監督,可以對相關政策措施發揮咨詢、反饋、警示作用。
第一,以政協信息和提案形式,及時反映量大、面寬、具體的情況和問題。
中央確定的各項經濟體制改革舉措的落實、深化、完善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牽涉到政府、市場、社會各個方面及其相互關系的調整,必然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和問題。以問題為導向,有效解決經濟發展中面臨的突出問題,是衡量經濟體制改革成效的重要標準。去年,全國政協報送的212期政協信息中,圍繞經濟建設的有70期,關于經濟領域改革的提案120多件。其中,以政協信息反映的化解產能過剩、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建議,以提案反映的加快金融監管體制改革、促進農業保險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的問題建議,發揮了重要的監督反饋咨詢作用,促進了相關政策措施的落實完善。今后,應進一步發揮政協信息及時、快捷、專門的“直通車”優勢和提案廣泛、直接、有效的“晴雨表”作用,積極反映經濟體制改革舉措落實中數量眾多、涉及面廣、比較具體的情況和問題,做好信息匯集分析工作,供黨政及有關部門參考。
第二,圍繞重要改革舉措的落實情況,開展監督性視察和專題調研。
經濟體制改革任務千頭萬緒,只有抓住重點和關鍵舉措督促落實,才能牽住牛鼻子,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去年,委員們圍繞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開展了視察和專題調研,反映了在思想認識、體制機制、政策環境等方面存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出了加強頂層設計、統籌推進配套改革,發展資本市場和產權交易市場等建議,推動了相關政策舉措的落實。今年,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將圍繞“化解地方債務風險、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開展監督性調研,對部分地區落實預算法和中央關于規范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的情況進行監督。下一步工作中,在開展重點監督性調研時,應確保有關于經濟體制改革重要舉措落實情況的題目,通過視察和專題調研開展民主監督,發揮視察察看功能,進一步增強專題調研的監督性,做到開展監督有計劃、有題目、有載體,有成效。
第三,通過面對面溝通協商,推動完善落實分歧較大的改革舉措。
經濟體制改革是一項全新的事業,沒有現成的路可走,改革舉措落實過程中有分歧、有爭議不可避免。2013年,國務院出臺了《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性意見》。全國政協分別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和提案辦理協商會,就化解產能過剩中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進行協商交流,提出意見建議,為落實《指導性意見》、促進有關問題的解決發揮了作用。今年,還將就轉基因農產品的機遇與風險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選擇經濟體制改革舉措在落實過程中爭議較多、輿論關注的問題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和提案辦理協商會等會議,邀請有關部門負責人到會聽取意見、與相關方面對面溝通,查找癥結,尋找突破口,可以有效督促相關政策落地。
此外,還可以積極參加黨政有關部門組織的調查和檢查活動,政協委員應邀擔任政府部門特約監督人員等,務實開展民主監督。
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積極建言獻策,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
經濟新常態下,既要穩住速度保持中高速增長,又要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邁向中高端水平。實現經濟穩定增長和結構優化的協調發展必須依靠深化改革。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的各項工作,處理好三者的關系,這是新常態下經濟工作的中心任務。人民政協由34個界別組成,委員都是各行各業的領軍人物,大家、名家、專家云集,圍繞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履行職能,可以有效發揮圍繞中心、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
第一,密切跟蹤經濟發展態勢,為經濟增速保持在合理區間積極建言獻策。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組織召開的宏觀經濟形勢分析座談會,邀請經濟領域的資深委員和專家學者,分析季度宏觀經濟態勢,是動態跟蹤經濟發展走勢、適時建言獻策的重要平臺。去年,在我國經濟增速持續放緩的形勢下,委員們在7月和10月召開了兩次宏觀經濟分析會,提出了理性看待經濟運行增速放緩、樹立改革是最好的調控理念,推動經濟提質增效等意見建議,受到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今后,要更加重視發揮宏觀經濟形勢分析會高端、專業、定期的協商建言平臺優勢,密切關注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加大走勢,對經濟運行中突出問題的定向施策和貨幣、財稅政策的預調微調提出意見建議,為經濟保持在合理區間穩定增長做出應有的貢獻。
編輯:付鵬
關鍵詞:政協 政協委員 經濟新常態 政協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