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報告預測一季度GDP增長6.85%左右 增長還需投資

2015年03月23日 10:18 | 作者:汪紅駒 汪川 | 來源:經濟參考報
分享到: 

  預計二季度經濟基本企穩

  1、 投資增長略有回落

  2015年存在諸多經濟因素在制約投資增長,主要包括:地方財力不足,負債過大;房地產長周期拐點到來,房地產投機性需求退潮,消費性需求將是平穩增長態勢,多數城市和地區房地產價格仍受資產價格泡沫困擾,去泡沫仍很艱巨;由于產能過剩導致部分企業經營困難、利潤下降,償款能力不足,導致銀行不良貸款率攀升,審慎放貸傾向顯現;產業升級缺乏新技術和盈利項目等等。

  保持投資穩定增長也存在一些有利因素。一是財政政策加大力度,減稅增支,財政赤字規模擴大,盤活存量,清理沉淀資金,創新和完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適當發行專項債券。二是無風險利率降低可能。中央銀行實施靈活穩健、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自去年四季度以來,已經實施降息降準措施,二季度仍有可能降息降準;2015年即將推出地方政府債務置換和存款保險制度,剛性兌付可能被逐步打破。三是股票市場被激活,資本市場融資成本降低,資本市場融資規模擴大。

  由于政府推動PPP項目,鐵路、城市軌道交通、水利工程建設有利于穩定基建投資增速,加大棚戶區改造力度對于房地產投資起到一定支持作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仍可維持一定增速。預計二季度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3.1%,房地產投資增速回落至9.5%左右。

  2、 消費增長基本平穩

  社會保障水平不斷提高,消費增長基礎穩固;信息消費、網絡消費等新領域、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新的消費增長點正在逐步形成;交通、物流、倉儲等消費配套環境繼續完善,消費便利化程度提高;對于食品安全、商品質量違規行為打擊力度加大,有利于增強社會消費者信心與意愿。但是,社會收入差距較大,房地產市場銷售下降,公共服務體系仍不完善等問題將對消費需求增長形成制約,經濟增長下滑壓力加大,人們對未來收入預期下降,會抑制當前及未來的消費增長。消費品價格增速放緩,某些消費品價格下降,對名義消費總額的增長具有壓制。初步預計,二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1.2%左右。

  3、 外貿出口繼續回暖

  由于全球復蘇緩慢,人民幣總體保持強勢,2015年的出口壓力依舊高企。兩會已宣布進出口增長目標由2041年的同比增長7.5%下調至2015年的6%。2月中國貿易逆差達606億美元,為有記錄以來單月貿易順差最大值,凈出口對我國經濟的正向拉動可能高于預期。國際市場爭奪激烈,貿易保護主義壓力不減,在人民幣有效匯率升值、加大出口退稅力度等因素綜合作用下,出口增長回暖。初步預計,二季度出口增長8.5%左右。進口在國內經濟下行和工業、投資減速的影響下,增長2%左右。

  4、 PPI繼續負增長,CPI溫和上漲

  預計二季度國際大宗商品穩中略降,輸入性通縮壓力較大,制造業產能過剩,部分行業供過于求,企業存在去庫存動因,工業品價格繼續保持負增長;勞動者工資上漲速度減緩,勞動密集型服務業價格上升;農產品價格穩中趨降,豬肉等農副產品供需保持平穩,水、電、氣等資源價格波動不大,居民消費價格緩慢下移。消費者價格指數的翹尾因素影響低于2014年。2014年物價上漲的翹尾因素各月平均值為0.93%,2015年CPI的翹尾因素各月平均值大約為0.31%,其中上半年平均為0.45%,下半年平均為0.13%。初步預計,二季度工業品出廠價格下降4.5%左右,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5%左右。

  5、 二季度需政策加力增效對沖經濟增長下行的風險

  受先行指標略微下移、財政收支矛盾加大、房地產市場繼續降溫和企業去庫存的影響,考慮去年的基數效應后,經濟增長仍存在偏向下行的風險。但油價下跌并較長時間維持低位運行有利于中國經濟增長;政府加強重大基礎設施工程建設,推動營改增等財稅管理體系建設,實施有力的積極財政政策,防止資金沉淀造成貨幣供應波動;松緊適度的貨幣政策還需繼續降準降息;破除束縛民間經濟發展的體制壁壘,大力支持創新發展,對沖經濟增長下行的風險,對于穩定宏觀經濟增長具有重要意義。在穩增長政策加力增效對沖下行風險的預期假設下,預計二季度GDP增速基本企穩。

  初步預計,上半年經濟增長6.8%,居民消費價格上漲1.4%左右。二季度政策加力增效后,三四季度經濟回升,全年預期的經濟增長目標可以實現。

  政策建議

  一季度經濟下滑幅度比較大,全年實現預期增長目標難度加大。需要正視經濟減速的客觀現實,將“穩增長、控風險、防通縮、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的政策結合起來,統一施行,在經濟減速過程中實現結構調整。進一步實施積極有效的財政政策和穩健靈活的貨幣政策,繼續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創新宏觀調控方式方法,加大力度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促進投資穩定增長,使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1、 推動長期增長的結構性發展戰略,穩定經濟增長預期

  (1)加快推進城鎮化,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有序的農民工市民化是改變中國經濟二元結構的根本路徑,應根據大中小城市的不同特點,推進城鎮化建設,推進土地制度改革,加快改革和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加大城 鄉公共基礎設施投資。(2)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更多精力用在研究增強創新能力上,著力破除制約創新驅動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完善政策和法律法規,創造有利于激發創新活動的體制環境。(3)推動“一帶一路”、“京津冀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發展戰略,加快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建設。在實施上述經濟發展戰略方面,財政政策要發揮其調整結構的優勢。

  2、 加快落實國企改革和金融改革,多層次完善資本市場,釋放改革紅利

  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國企改革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提高國有企業的活力和競爭力,更好發揮各種所有制經濟的優勢;存款保險制度、利率市場化等金融改革措施將有助于降低中國市場風險溢價;期權市場建設、注冊制改革、市值管理規范、資產證券化等舉措將從各個層次資本市場完善。通過盤活存量資產,國有企業將面臨戰略性發展機會,民企也會獲得新的增長動力;資本市場的完善,將進一步推進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推動企業創新和價值發現,釋放改革紅利。

  3、 積極推進公共服務、資源性產品等價格改革

  對原本虧損、享受財政補貼的公共服務,應盡快核定其真實成本和財政補貼情況,在減少或取消財政補貼的基礎上調整服務價格,醫療、教育、公交、地鐵、鐵路運輸部門等都應研究提出價格改革方案。資源類產品應改變定價機制,通過征收環境稅、推進資源稅改革、取消能源價格補貼等措施,將需要內部化的成本計入資源性產品價格。

  4、 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配合,有效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隨著人口紅利拐點到來,地產行業爆發式增長一去不復返,未來若干年地產投資增速可能維持在較低的水平,而傳統制造業和房地產業去杠桿還需經歷一段時間,未來幾年中央政府可能通過加杠桿的方式化解企業和地方政府債務負擔。從各國經驗來看,伴隨著中央政府加杠桿,貨幣寬松、降低利率是不二選擇。中國國內經濟下滑壓力增大,物價下行壓力加大,社會融資成本偏高,應結合存款保險制度、地方政府債務置換等制度性改革,綜合運用利率、存貸比、存款準備金率、匯率等工具,創新流動性管理工具,適度增加貨幣供給,降低融資成本。如果財政收入增速繼續大幅下滑,有必要通過類似量化寬松的央行購債途徑增加市場流動性,最大限度降低財政發債的擠出效應。

 

編輯:羅韋

關鍵詞:投資 經濟 GDP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5566 | 中文字幕国产日韩欧美 | 日韩综合在线视频小说 | 婷婷视频在线播放免费观看 | 天堂aⅴ日韩欧美国产 | 在线五月丁香婷啪A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