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5全國兩會>兩會評論 兩會評論
新常態不以GDP論英雄 也不是不要GDP
從今年各地兩會看,不少地方政府放棄GDP增速目標。當時筆者有些擔憂。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國內生產總值7%左右。這才把擔憂放下。為什么?因為氣可鼓而不可泄,新常態不以GDP論英雄,但也不是淡漠或不要GDP。某些GDP增速越低越有利于調結構以及否定基建投資穩增長的觀點是有害的。
沒有一定的發展速度,就業問題、金融財政風險問題等都會不期而至。要牢牢把握住底線思維,確保物價“天花板”不被頂破,就業“底線”不被突破。適應速度變化,有扶有控,有保有壓,實現穩增長與調結構的平衡。確定中長期合理的GDP目標,穩定經濟預期;實施精準有效投資,推動動力轉換,注重遠近結合。
把握好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點,重點是處理好五個關系。一是當前和長遠的關系。既要著重關注實體經濟、民營經濟和小微企業發展,幫助企業克服當前困難,特別是堅決防止征收過頭稅;又要激勵推動企業利用市場倒逼機制加快轉型升級,可由財政部牽頭聯合社會資本成立“產業轉型創新基金”,以“轉型投資”的加法助推創新驅動的“乘法”。二是速度和質量的關系。堅持以綠色發展、增值效益為中心,把勞動生產率、投資回報率、資源配置效率等作為新的“引導指標”,走環保立企、質量強企、品牌興企的發展路徑,努力實現有感覺、有動能、可持續的增長。三是新增長點和新動力源的關系。以現代服務業、先進制造業(尤其是裝備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為重點,大力培育和形成新經濟增長點,把動力轉換擺上更突出、更獨到的位置,以創新驅動為總抓手,增強經濟增長內生動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四是增量和存量的關系。在結構深度調整過程中,堅持調整存量、做優增量,用高端價值增量替代落后過剩產能的存量。五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關系。加強分類指導、集成耦合,加快發展“微笑曲線”兩端的生產性服務業、專業服務業。促進制造業完善全價值鏈,由中低端向中高端躍升。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財會專家)
編輯:付鵬
關鍵詞:新常態 不要GDP 全國政協委員 政協 張連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