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央行降準不是“大水漫灌”
此次降準可能掀起資本市場的熱鬧,同時或表明,僅靠人民幣貶值不足以應對歐元和日元大幅貶值給中國出口企業帶來的壓力,也不是貨幣政策將由穩健轉向積極的標志。
央行決定,自2015年2月5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同時,對小微企業貸款占比達到定向降準標準的城市商業銀行、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對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額外降低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4個百分點。
央行將采取更大行動,市場早有預期。那么,何以選擇此時降準?美元走強和中國制造業收縮是最直接原因。受美元增強影響,企業和個人的美元需求大幅增加,去年以來中國海外投資的擴大,進一步強化了美元需求。外管局公布的數據顯示,當季中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逆差達到912億美元,經常項目順差收窄至611億美元。資本外流的加速和企業主動結售匯意愿的下降,擴大了通過人民幣外匯占款發行基礎貨幣的空間,為降準創造了條件。問題是,選擇什么時間點降準。
近日公布的1月官方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降準提供了最充足的理由。數據顯示,PMI回落到了49.8,自2012年10月以來首次回落到50的榮枯線以下,大幅低于預期。PMI的回落從一個側面折射出了實體經濟的資金緊張。以更大力度適當釋放流動性,條件至此具備。
此次降準能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首先,可能掀起一輪資本市場的熱鬧。降準意味著金融機構放貸能力和利潤空間的增加,因此金融板塊將迎來利好預期。自2011年11月以來的最近三次降準,兩次提振了股市,也表明降準對股市有正面影響。
其次,降準或許表明,僅靠人民幣貶值不足以應對歐元和日元大幅貶值給中國出口企業帶來的壓力。受歐元、日元貶值的沖擊,過去的8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即期匯率在6個交易日里逼近跌停。這如同“壓力測試”,既測試了中國出口企業規避匯率風險的能力,也測試了央行是否需要以更靈活的姿態應對這股全球貨幣貶值潮。顯然,釋放適度的流動性有助于維護出口環境。
不過,此次降準也不是央行貨幣政策將由穩健轉向積極的標志。不搞“大水漫灌”是業已明確的政策底線,央行在發布降準消息的同時,也強調了繼續穩健的、松緊適度的立場。事實上,此次降準確實延續了去年定向降息、降準的邏輯。部分城商行、農商行和農發行獲得了更多的降準空間,表明降準仍屬“滴灌”。而今后是否還有“滴灌”,關鍵看能否起到降低市場間資金成本的效果。效果大小,決定未來“滴灌”的節奏。
編輯:羅韋
關鍵詞:降準 央行 人民幣 大水漫灌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