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中國經濟學為什么能解決中國問題
原標題:中國經濟學為什么能解決中國問題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學的最大成就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這一理論之所以具有科學性、生命力,能夠解決中國經濟問題,是由中國經濟學的理論來源、理論貢獻和理論方法決定的。
中國經濟學的理論來源
中國經濟學首先來源于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經濟學的形成是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并使之中國化的過程。這一本質屬性決定了中國經濟學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運用這些基本原理和方法解決新問題、提出新理論,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
中國經濟學又以開放包容的胸懷廣泛吸收借鑒西方經濟學各個學派的科學成分。西方經濟學在經濟體制、經濟運行以及資源優化配置等層面反映了市場經濟一般規律,成為經濟學的共同財富,如“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這條規律”。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充分吸收這些經濟學的共同財富。
中國經濟學更重要的來源是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偉大實踐。30多年經濟快速發展造就的中國奇跡,使中國經濟學者具有運用自己的經驗檢驗已有理論、創造新理論的底氣和發言權,中國經濟學已進入全面自主創新的新時代。這表現在:一是運用中國實踐檢驗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繼承那些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和方法,同時運用中國經驗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推進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中國化。二是根據中國實踐對西方經濟學作出符合中國國情的分析和改造。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與西方國家存在巨大差異,簡單運用西方經濟學理論和模型會出現水土不服。三是總結和提出新理論、新范疇,構建中國經濟學新體系。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的成功經驗孕育著新的理論和規律,揭示這些理論和規律正是中國經濟學者的歷史機遇和責任。可以預見,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經驗基礎上對經濟學基本理論和規律的新發現,必將匯聚成經濟學理論范疇和體系的新革命,為世界經濟學寶庫增添中國財富。
這三個方面的發展及其融匯交流,構成了中國經濟學發展的獨特道路,決定了中國經濟學是超越已有經濟理論框架的全新理論體系,是經濟學的“新版本”。它既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繼承和發展,也是經濟學一般科學成果的兼收并蓄,更是植根于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偉大實踐的創新成果,因而能夠解決中國經濟問題。
中國經濟學的理論貢獻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為科學回答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一科學社會主義難題奠定理論基礎,為我國“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樹立“發展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的信念奠定理論基礎,進而為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創新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營造良好環境和條件。我國仍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判斷,必將指引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毫不動搖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加快推進經濟轉型升級,順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打破了市場經濟只能與私有制相聯系的神話,解決了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的世界性難題,開創性地構建了公有制為主體基礎上的市場經濟新體制。這一理論為我國改革開放指明了正確方向,揭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規律。這不僅確保了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化并取得巨大成功,而且為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30多年來,中央先后推出3個關于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都釋放出巨大改革紅利,有力促進了經濟發展。2013年推出的第四個改革決定即《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設計了改革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正在進一步引領我國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為實現新常態下的中高速增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強大動力。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所有制理論,既反對傳統純而又純的單一公有制,又反對私有化,指導我們建立適應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情的基本經濟制度,并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這就為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了強大理論武器。在這一科學理論指導下,我國國有經濟改革不斷深化,整體實力和效率大幅提升,2014年已有80多家國有企業進入世界500強,活力、控制力、影響力不斷增強;民營經濟實現爆發式成長,已成為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重要力量。
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理論,是解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效率與公平矛盾的理論基礎,它要求不僅在收入再分配而且在初次分配中注重公平與效率的統一,為我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指明了正確方向:一方面通過適當合理拉開收入差距,提高經濟效率;另一方面注重分配的公平正義,堅持走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道路。從國際經驗看,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和地區收入分配比較公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我國作為一個發展很不平衡的大國,處理好公平與效率問題難度更大、任務更重,必須堅持正確理論指導,不斷完善分配制度。
經濟發展理論,超越了經典的劉易斯二元經濟發展理論,形成了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知識經濟下信息化與工業化融合、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等理論,科學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這就為我國實現發展速度與質量效益的協調、城鄉發展的協調、區域發展的協調、投資與消費的協調、內需與外需的協調、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協調提供了理論指引和基本路徑。沿著這條中國特色經濟發展路徑,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必將如期實現。
中國經濟學的理論貢獻還可以列出很多,僅這幾個主要理論貢獻就足以說明,來自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偉大實踐的中國經濟學,是被實踐證明了的科學理論。堅持從中國實踐中來,致力于解決中國經濟問題,是中國經濟學創新發展之路。
中國經濟學的理論方法
當前,中國經濟學創新發展面臨有利條件和機遇。創新發展中國經濟學,更有效解決中國經濟問題,離不開科學的理論方法。概括起來,至少需要以下三種邏輯方法。
理論邏輯。這是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運用到極致的邏輯,它要求經濟學研究具有理論性和思想性,勇于提出新觀點、新范疇、新體系。如果失去了這種理論創新,無論使用多么完美的工具和模型也不可能構建起中國經濟學的理論大廈。英國女王視察倫敦經濟學院時關于“為什么沒能預測到這次國際金融危機”的發問令英國經濟學界汗顏。他們在回復女王的信中坦承:沒能預測出這次危機的時間、幅度和嚴重性,最主要的原因是沒能從整體上理解系統的風險,也就是在金融風險的研究中常常只見樹木、不見森林。還有英國經濟學家認為,在經濟學研究中,對數學技術的過度偏好使經濟學偏離了對現實世界的觀察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的把握,經濟學家缺乏的是由一套豐富的知識體系形成的一種專業智慧。這也是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馬克思《資本論》在世界上重新受到高度關注的原因。
經驗邏輯。經驗邏輯的功能在于,運用世界各國的發展經驗以及我國60多年的發展經驗,檢驗和修正已有的理論和范疇,總結和提煉新的理論和范疇,實現理論創新。例如,我國目前面臨的經濟轉型升級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課題,可以從很多國家找到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從它們的實踐經驗和教訓中總結歸納一般規律,為我國發展提供借鑒,就是重要的理論貢獻。我國60多年的經濟建設,尤其是30多年的改革經驗和創造世界經濟發展奇跡的發展經驗,為更好運用經驗邏輯提供了豐富資源和廣闊空間。
數理邏輯。數理邏輯可以對新理論進行數理和計量驗證,找出不同變量之間的數量關系,增強理論的應用性和實踐性。過去,中國經濟學研究重宏觀輕微觀、重整體輕局部、重理論輕技術的偏向確實嚴重存在,因而近些年許多經濟學者的研究向重視微觀經濟問題、局部經濟問題轉變,并在研究中廣泛運用數學技術,這是中國經濟學更加趨向科學的一個重要標志,但也要防止矯枉過正。應該承認,我國經濟學研究中也的確出現了矯枉過正問題,需要引起警惕,以免重蹈西方經濟學的覆轍。其主要原因:一是現有的模型和數理工具主要是在西方國家的經濟實踐和理論框架中形成的,在中國這樣一個與西方國家存在巨大差異的國家里,不對模型和工具進行中國化修正就加以運用,很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二是我國制度和體制處在不斷變革中,這種不確定性大大降低了模型和數學技術運用的有效性。
從中國經濟學的三個理論來源出發,把理論邏輯、經驗邏輯和數理邏輯有機融合起來推進創新發展,并接受中國經濟實踐的充分檢驗,我們一定能構建和完善既符合經濟學一般規律又接中國地氣、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中國經濟學理論體系。
(作者為遼寧大學校長)
編輯:王瀝慷
關鍵詞:中國 經濟學 理論 中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