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秋凍”不是人人都可以 要因人因病而異
眼下,天氣變涼,有些人堅持按照“春捂秋凍”的做法,結果卻出現(xiàn)了問題。怎樣科學理解“秋凍”?哪些人不宜“秋凍”?為此,記者采訪了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yī)醫(yī)院相關臨床科室的專家,聽專家為您科學解讀“秋凍”。
慢性肺病患者不能“秋凍”
呼吸科副主任中醫(yī)師周繼樸說,所謂“秋凍”,一方面指通過適當?shù)?ldquo;秋凍”,提高人們對逐漸變冷環(huán)境的耐受性,從而為即將到來的寒冬臘月做準備;另一方面,中醫(yī)認為,秋天天氣干燥,宜養(yǎng)陰,如果穿得太多,易傷陰生燥,對身體不利。如果體質本來就弱,那最好及時保暖。另外,“秋凍”也是有條件的。一般情況下,日照溫度在15℃~20℃時,人們可適當減少穿衣,但真正到了接近初冬時,就要及時添衣。
周繼樸說,對于有慢性肺病的患者,切不可“秋凍”。這類病人,素體虛弱,寒邪易乘虛而入,造成氣管、支氣管等痙攣,從而誘發(fā)氣管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的發(fā)作或加重。為此,周繼樸建議此類患者應注意:
防寒保暖 居室溫度在18℃左右,相對濕度55%為宜,還要保持空氣新鮮,及時增添衣服,刮大風、陰雨或大霧天氣時減少外出,避免呼吸道受影響。
適度運動 各人可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選擇合適的鍛煉項目,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打太極拳、做健身操等,以增強體質而御寒。
飲食宜忌 飲食原則為清淡易消化,以低脂肪、高蛋白、富含多種維生素的飲食為主,如魚、蛋、禽肉、瘦肉、豆制品、新鮮蔬菜及水果,以增強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
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能“秋凍”
對于最近門診心血管疾病患者數(shù)量急增的現(xiàn)象,心內科主治中醫(yī)師張竹華提醒大家,“春捂秋冬,不生雜病”是自古以來就流傳著的養(yǎng)生保健諺語,但針對罹患心血管病的患者,要認清這其中的誤區(qū)。這里主要涉及到的心血管疾病,包括高血壓、冠心病及心力衰竭等。
張竹華說,中醫(yī)認為,心主血脈,心系疾病多與機體內的津、血運行不暢相關。由于津、血“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因此津、血的運行狀態(tài)受外界溫度影響很大。寒性收引,寒客血脈,則氣血凝滯,血脈攣縮,心脈失養(yǎng),從而引發(fā)血壓的波動及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發(fā)生。所以對于心血管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因為體質虛弱,不能耐受增加運動以防寒及增強機體抵抗力的活動,所以不應“秋凍”。為此,張竹華建議此類患者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以預防寒流對心血管造成的影響:
控制血壓 檢測血壓變化情況,及時就診調整降壓藥物。
注意飲食 飯菜宜清淡,多吃些粗糧和綠葉蔬菜,這些食品具有一定的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適度運動 不宜在秋冬季節(jié)過早進行晨練,要注意保暖,避免進行劇烈的運動,要量力而為。
預防感冒 要注意保暖防寒,增強機體抵抗力,因為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極易誘發(fā)心肌缺血、血壓控制不佳等的發(fā)生。
常備好藥 寒流來襲,心血管疾病往往突然發(fā)生,故應備好相應的藥物,如速效救心丸、安宮牛黃丸等藥物,不讓疾病趁虛而入。
適量飲水 適當?shù)娘嬎梢员WC身體內的含水量,但應選擇少量、多次的頻服方式,以防止加重心臟負荷及引起血壓波動等。
定期體檢 及時了解自己的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加以預防。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春捂秋凍 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