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手游市場火爆背后有隱憂
這兩年來我國手游市場火爆。
今年上半年,我國游戲(包括網絡游戲市場、移動游戲市場、單機游戲市場等)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到496.2億元,同比增長46.4%;用戶數量達到4億人,同比增長9.5%。在整體游戲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不同形態的游戲市場之間正有所分化。今年上半年國內客戶端游戲市場銷售收入255.7億元,同比增長9.8%,市場占有率為51.5%,同比下降17.2%;網頁游戲市場銷售收入91.8億元,同比增長71.9%,市場占有率為18.5%,同比上升2.7%;移動游戲市場銷售收入125.2億元,同比增長394.9%,市場占有率為25.2%,同比增長17.7%。
市場研究機構易觀智庫認為,2014年上半年國內移動游戲市場規模不僅首次超過網頁游戲市場規模,同時其增長速度也成為我國網絡游戲市場的主要拉動力,預計全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50億元。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近年來手機硬件性能的大幅度提升,為游戲用戶轉化提供了硬件基礎;而3G網絡的逐步成熟和4G牌照的發放,又為游戲用戶的轉化提供了網絡基礎;再加上文學、游戲、影視、動漫等領域結合越來越緊密,相互之間的交叉融合也為手游提供了全新的發展環境。自2013年以來,國內手游市場就呈現井噴態勢,成為整個游戲市場新的增長引擎和各大廠商的布局重點,許多非游戲企業也開始通過重組、并購、新建等方式進入手游領域。
據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上半年,手游行業有據可查的資本運作記錄就有近80條。扎堆投資的背后,是國內手游市場出現了明顯的泡沫和隱憂。
目前國內的手游開發團隊已達數千家,每個月有至少100款手游產品通過各種渠道上線推廣。手游從業者們都坦陳,整個大環境過于浮躁,出現一款暢銷的手游產品,很快就會有好幾十款類似的游戲出來,攪亂了整個市場。與國際知名廠商相比,國內手游產品缺乏精品力作,生命周期極短,很多都是曇花一現。
另外,根據多家監測機構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智能手機出貨量出現環比下滑。很明顯,智能手機市場正在轉型,市場將從增量時代轉入存量替換時代。這意味著智能手機增長帶來的一系列紅利,正逐漸消失。騰訊游戲副總裁呂鵬坦言,人口紅利效應開始消失、第三季度沒有好的產品,這些因素都導致了手游行業在第三季度的增長開始放緩。
毫無疑問,移動游戲是移動互聯網最具爆發式增長、變現能力最強的領域。但要想在這一領域掘金成功,國內手機廠商應摒棄賺“快錢”的浮躁心態,堅持自主研發和知識產權,打造精品力作,而不宜一味盲目跟風和抄襲。要有精品手游的打造和儲備能力,要有強大的渠道發行和推廣能力,要構建玩家對企業品牌的認同和追隨,只有這樣,整個手游市場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編輯:楊雅婷
關鍵詞:市場 游戲 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