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韋建樺:大運河保護需要更鮮明的憂患意識
孕育生命的水,澤被萬物的水,是大運河的主體和靈魂,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
自從今年6月22日大運河申遺成功的消息從卡塔爾首都多哈傳來以后,我們一直沉浸在欣喜和自豪的情緒之中。申遺成功為我們研究、宣傳和保護、利用大運河提供了巨大動力和寶貴契機,同時也使我們更加直接、緊迫地面對一系列挑戰(zhàn)和壓力。作為活態(tài)遺產,中國大運河在世界文明史上是獨一無二的;同時,大運河保護和利用工作的艱巨性、復雜性和長期性,在世界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也是十分罕見的。
新的起點要求我們的遺產保護確立新的理念和新的思路,采取新的步驟和新的舉措。而這就需要我們具有更加鮮明的問題意識和憂患意識,一方面要總結和提煉迄今為止行之有效的經驗,另一方面要揭示和分析各種直接或間接影響大運河遺產保護的隱患與疏漏,包括認識不夠統(tǒng)一、論證不夠周密、規(guī)劃不夠科學、法規(guī)不夠完善、機制不夠完善、措施不夠得力,以及人力、物力、財力保障不夠到位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進行了思考,并提出下列七點建議:
國家成立統(tǒng)籌運河全線保護工作的協(xié)調機構,由文物、水利、交通、農業(yè)、科技、環(huán)保和國土資源等部門聯(lián)合組成,制定近期和長遠規(guī)劃,編制運河保護指標體系,對各地進行嚴格的監(jiān)督檢查,定期進行會商,并向全社會公布運河保護的情況、問題和解決辦法。
運河沿線的兩個直轄市、六個省以及下屬的二十五個地級市政府在各自管轄的區(qū)域內承擔起全面保護和合理利用大運河的責任。各級政府必須切實履行職責,對所轄地段存在的問題進行排查,提出整治方案,并保證在確定的期限內實現自己的承諾。
國家文物部門進一步強化運河沿線城市在遺產保護中的聯(lián)合行動機制。在申遺過程中,國家文物局專門成立了“大運河聯(lián)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辦公室”,并責成江蘇省揚州市作為牽頭單位承擔辦公室具體工作。建議保留并充實這個機構,讓它承擔起促進大運河聯(lián)合保護、管理、監(jiān)督和宣傳的職能,以保證各項工作有效推進。
制定和完善大運河遺產保護的專門法規(guī)和具體條例。鑒于運河保護工作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希望人大與相關部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盡快制定涉及運河沿線文化遺址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歷史風貌保護的法規(guī)條例。
啟動大運河的系統(tǒng)研究工程。集中歷史學、考古學、水利學、地質學、經濟史、科技史、文化史和藝術史等領域的專家學者,圍繞大運河在經濟、政治、軍事、民族、國家統(tǒng)一等方面的重要價值以及大運河的深厚歷史文化內涵,設置研究課題,列入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并以大運河歷史文獻綜錄和研究系列叢書等形式,向國內外推介研究成果。
重視和發(fā)揮人民政協(xié)在運河遺產保護中的重要作用。在申遺工作中,全國政協(xié)以及運河沿線各省市政協(xié)以其獨特優(yōu)勢和不懈努力作出了卓越貢獻,這是有目共睹的。申遺成功后,人民政協(xié)應當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再接再厲,進一步凝聚各界專家的智慧,增進各地各部門的聯(lián)系,不斷增強共識,為運河遺產保護利用工作作出新的貢獻。
進一步廣泛宣傳大運河歷史文化遺產的科學價值和現實意義。我們應當動員各領域的專家、學者和新聞、文藝工作者在深入研究的基礎上,以各種通俗易懂、活潑生動的形式,向人民群眾講述動人的運河故事,讓他們從運河的歷史記憶和滄桑巨變中認識中華民族的發(fā)展軌跡和光輝未來,從而為實現中國夢努力奮斗。
老子說過:“上善若水。”大運河恰恰是以水為物質載體的獨特的世界歷史文化遺產。孕育生命的水,澤被萬物的水,是大運河的主體和靈魂,也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愿我們的工作也像運河的水那樣奔流不息,鍥而不舍,持之以恒,運河的保護工作才有持久的成效,我們才能在世界遺產研究和保護領域創(chuàng)造嶄新的業(yè)績。
(作者系十一屆全國政協(xié)常委、中央編譯局原局長)
編輯:羅韋
關鍵詞:保護大運河 申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