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中國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 農民工市民化公共成本3422元
北京師范大學國民核算研究院今日在京發布的《國民核算研究報告(2014)》顯示,從總體上看,中國勞動力市場依然是供大于求,聲稱農村已經沒有剩余勞動力或者已經接近劉易斯觀點的說法缺乏事實根據。
報告指出,雖然在珠三角和長三角農村已沒有多少剩余勞動力,但是2012年在全國農村至少還有8876萬剩余勞動力,其中河南967萬、湖南966萬、四川910萬、云南885萬、安徽702萬,即使每年轉移400萬農村剩余勞動力,起碼還要20年才能基本消化完成。從總量來看,2011年中國從事農業生產的勞動力占總數的34.8%。世界先進國家農業勞動力占比只有3%。
針對每年沿海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出現的勞工荒問題,該報告認為,主要原因在于當地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特別是租房費用大幅上升,外來務工人員不得不要求較高的工資。沿海地區對“五險一金”繳納抓得較嚴,從而提高了用工成本;招不到工人的絕大多數是勞動力密集型企業,而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利潤空間有限,很難同步增加工資福利。普通工人的工資水平上升速度低于當地生活消費水平上漲速度,對外地農民工吸引力越來越差。隨著內地經濟發展,許多農民工在本地找到了就業機會。從年齡結構來看,企業對20-30歲之間工人的需求比年長的普通工人更強,需要年輕工人的企業更容易發生勞工荒。
此外,該報告還對農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進行了測算,按照2011年的數據,農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只要3422.55元,大大低于此前其它研究機構的結果。報告對此做出的解釋是,農民工市民化的公共成本是指給予農民工城鎮戶口,各級政府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城市管理費用等項目的必要支出。顯然,政府對農民也有類似的開支,因此,在實現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的戶籍成本只要計算在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之間的政府行政開支的差別。
編輯:羅韋
關鍵詞:農民 民工 勞動力 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