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一點一評一點一評
喬布斯生前研究的最后一位藝術家——羅斯科
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一直對于他作品的展示方式有著苛刻的要求,他希望他的作品可以被高高地掛起,配合昏暗的光線,以達到一種沉浸甚至冥想的氛圍。
如今,雖然他所要求的光線條件通常未能達到,但很多美術館都曾為他設立過單獨的“羅斯科房間”(Rothko Room),希望人們可以在他畫作的包圍中,感受到其中純粹而強烈的情緒。而在喬布斯生前的最后幾年里,他開始思考蘋果的新總部大樓的墻上應該掛什么東西才能激發員工靈感時,他研究的藝術家也正是馬克·羅斯科。
其實當你欣賞一副抽象作品時, 去直接感受它會比試圖理解它更合適,因為它們首先會給你帶來一種視覺引發的心理感受。羅斯科的作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本人曾經說過:“我只對如何表現人類最基本的情感感興趣,悲劇的、狂喜的、毀滅的等等。一些人在我的畫前大哭,說明我的確表達出了這種感情。”
像很多大師一樣,他在“成為羅斯科”之前也嘗試過其它風格。那時候他在紐約打工養家,經常去MoMA博物館里看展覽,對于現代藝術大師們的作品感到茫然。直到他有一天看到了馬蒂斯(Matisse)那幅著名的《紅色工作室》(Red Studio)。這間幾乎整個“浸泡”在紅色顏料之中的小房間震動了羅斯科:
那是1949年,羅斯科繪畫人生的分水嶺。在那之后,他發現當色彩的使用純粹到一定地步時,會產生一種比具象繪畫強烈得多的情緒。而他在實踐中把這種色彩運用發揮到了極致。
編輯:付裕
關鍵詞:羅斯科 喬布斯 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