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全國政協常委馮驥才從大錘下搶回3600件文物 拯救天津老街
在兩會上批“舊城改造”,
李瑞環:“你們文化界有這樣的覺悟是好的”
從保護天津老城開始,我寫了很多文章批評“舊城改造”。我特別痛恨這個詞。
我曾專門在全國政協會議上批評這個口號。當時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瑞環同志聽了一愣,問為什么。我說中國有一句話叫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過年叫“除舊迎新”,舊是不好的東西。如果我們叫古城改造或者老城改造,起碼你知道老城還有一些東西,就得稍微重視一下。叫舊城,意味著除掉就是合理的。再者,改造都是針對不好的東西,要是叫老城建設或者老城修繕、老城改建,都比“舊城改造”好,這個詞給中國的破壞力非常大。
這個所謂的“舊城改造”過程中,沒有把文化這個因素放進去,往往是功能性地改造城市,就是考慮它的實用性,沒有考慮文化精神、記憶和個性。
最近這二十多年來,中國幾乎所有的城市都進行了改造,實際上是再造。這個再造,我認為在人類歷史上是沒有過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把自己千姿百態的城市全部推平,重新造,而且這個過程基本是由房地產商來完成的,根據商業需要蓋房子,所有的建筑都是商業建筑,充滿了商業化、偽豪華、暴發戶式的審美。
當時李瑞環說:“這個詞(注:指“舊城改造”)就是我發明的,當時我們沒有你們現在這樣的覺悟,那個時候中國的老百姓,在老城區里面實在生活太困難了,我急于改變中國的生活,所以就用了這個詞。但是現在來看,你們文化界有這樣的覺悟是好的。”我當時還跟李瑞環開了一個玩笑,我說:“冒犯了。”大伙兒都笑了。
也有人問過我:馮驥才你住老房子還是住單元房?你自己怎么不住到破房子里?這不是抬杠嘛。但問題是,現在有些地方應該拆掉,我們沒拆;有些地方很有價值卻非拆不可,為什么?因為那兒地皮貴,拆了再建開發商能掙大錢。有些老百姓住的房子確實很破,可你蓋的新樓他們也住不起,并沒完全解決他們的住房問題。這到底是誰得了好處?
馮驥才
1942年生于天津。中國當代作家和畫家。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國務院參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評定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專家委員會主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副主席。
近十年來,作為當代文化學者,馮驥才投身于城市歷史文化保護和民間文化搶救,倡導與主持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搶救工程。
(原標題:馮驥才質疑舊城改造誰得好處:老百姓住不起新樓房)
編輯:羅韋
關鍵詞:馮驥才 政協 委員 天津 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