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藥科技醫藥科技
震驚新療法!人類有望“餓死癌細胞”
可幫助人類理解分子轉運最基本過程
據介紹,該項成果不僅是針對葡萄糖轉運蛋白研究取得的重大突破,同時為理解其他具有重要生理功能的糖轉運蛋白的轉運機理提供了重要的分子基礎,揭示了人體內維持生命的基本物質進入細胞膜轉運的過程,對于人類進一步認識生命過程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清華大學醫學院魯白教授介紹,“該項成果的意義主要存在于兩個方面,首先,從科研的角度說,第一個揭示了人源轉運蛋白的結構,可以幫助人類理解分子轉運這一生命科學中最基本的過程。從臨床的角度說,有助于了解幼兒癲癇、癌癥、糖尿病的發病機制,同時,可以作為藥物研發的潛在靶點。”
該成果在《自然》雜志發表之后,2012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布萊恩·克比爾卡評價,“哺乳動物的膜蛋白結構研究難度遠遠大于對細菌同源蛋白的研究,因此至今已經獲得的哺乳動物膜蛋白的結構寥寥無幾。但是要針對人類疾病開發藥物,獲得人源轉運蛋白結構至關重要。對于GLUT1的結構解析本身是極富挑戰、極具風險的工作,因此這是一項偉大的成就。”
美國科學院院士、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轉運蛋白研究專家羅納德·卡百克評價,“學術界對于GLUT1的結構研究已有半個世紀之久,而顏寧在世界上第一個獲得了GLUT1的晶體結構,從某種程度上說,她戰勝了過去50年從事其結構研究的所有科學家。這也是至今獲得的第一個人源轉運蛋白的結構,并代表了一項重要的技術突破。該成果對于研究癌癥和糖尿病的意義不言而喻!”
美國科學院院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GLUT1基因的克隆者哈維·勞迪什評價,“這是一項極為重要的成果,終于清晰揭示了自克隆基因起猜測30年之久的GLUT1的12次跨膜結構以及轉運機理。”
完整理解葡萄糖轉運機理只差一步
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在人體內是處于活動狀態的,在發現了其構造之后,進一步破解其運轉機理就成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據顏寧介紹,目前已經發現了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1晶體結構運轉過程中的一個構象,結合該團隊早在2012年發現的細菌葡萄糖轉運蛋白的兩個構象,只要再發現一個構象,就可以相對完整地理解人體內葡萄糖運轉機理的整個過程。
值得一提的是,這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科研成果是由一個清華大學的年輕團隊完成的。現年37歲的顏寧是我國生命科學領域杰出的青年科學家,2007年從普林斯頓大學回到清華醫學院擔任教授至今,以通訊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學》《細胞》三大國際著名期刊上發表論文9篇,成果于2009、2012年兩次被美國《科學》雜志評選的年度十大科學進展重點引用,并入選2012年中國科學十大進展。第一作者鄧東博士為80后,他從清華大學博士畢業后剛剛開始博士后的研究。三位共同第一作者都是90后,徐超、吳建平目前均為清華大學博士二年級學生,共同第一作者孫鵬程是生命學院本科生,于大二加入其班主任顏寧實驗室。此外,本科來自清華化學生物基礎科學實驗班、現為五年級博士研究生的閆創業和本科來自清華數學物理基礎科學班、現為一年級博士生的胡名旭在這項研究中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顏寧科研團隊從2009年開始GLUT1的研究。在5年的攻關過程中,他們大膽創新,在研究思路和實驗技術上相繼獲得重要突破,在結構生物學的最前沿領域確立了中國的領先優勢。(趙婀娜 趙永新)
原標題:熱點解讀:有望阻斷癌細胞營養 “餓死癌細胞”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人類有望餓死癌細胞 癌細胞 抗癌新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