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聚·焦點聚·焦點
服務貿易成我國經濟增長新引擎
貿易升級路徑: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服務
當前,服務貿易已經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和大國競爭的新焦點。
WTO近期發布的數據顯示,2013年,在全球貨物貿易總額下滑的背景下,服務貿易依舊保持著穩步增長,服務進出口總額接近9萬億美元,同比增長了6.1%,增速較去年提升了4.1個百分點。聯合國貿發會議發布的全球價值鏈研究結果顯示,雖然服務貿易僅占全球貿易的20%左右,但服務部門貢獻了全球貿易增值部分的近一半。
然而,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服務出口占對外貿易出口的比重不足9%,服務貿易已連續12年出現逆差,進出口嚴重失衡。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服務貿易逆差328億美元,同比增長21%。
“在發達經濟體緩慢復蘇、新興經濟體增長動力趨弱的背景下,全年外貿形勢依然嚴峻,在這種形勢下,服務貿易的不足,不僅將拖累總體貿易,也將拖累貨物貿易。”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長遠來看,促進服務貿易的發展,需要盡快挖掘新興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優勢,占領全球價值鏈高端。
“中國貨物貿易出口大而不強的局面怎么改變,重要的出路之一就是提升中國服務。我們成為貿易大國了,我們的貿易摩擦大量增加,貿易摩擦的應對需要大量的專業服務、會計服務、律師服務等等,背后也需要中國服務的支撐。”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近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與中國商品出口有關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對中國由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而言至關重要。
事實上,盡管我國服務貿易還存在種種不足,在我國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的大背景下,服務貿易也已經開始迎頭趕上。
從國內看,繼2013年服務業增加值首次超過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第一大行業之后,今年一季度,服務業增加值繼續保持較高增速,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到49%。同期,服務業吸收外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實際利用外資173.9億美元,增速達到20.6%,比2013年同期提高6.9個百分點。同時,今年一季度,服務進出口增速高于貨物貿易增速16.6個百分點,服務貿易占對外貿易總額的比重達到12.8%,比上年同期提高1.6個百分點。
對“國16條”中首次提出的“支持服務貿易發展”,商務部研究院綜合戰略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員張莉表示,“營改增”、零稅率或免稅、鼓勵服務出口等舉措可以幫助服務貿易企業減輕負擔,在較短的時間內提升服務貿易,也為服務貿易長遠便利發展打下基礎。
而這只是支持服務貿易發展的第一步。
商務部服貿司司長周柳軍透露,今年商務部將擴大服務出口作為服務貿易工作的重點,推動出臺擴大服務出口的指導意見。在加強頂層規劃設計方面,將擴大服務出口作為服務貿易工作的重點,推動出臺擴大服務出口的指導意見,探討制定《服務進出口管理條例》的可行性,加強對重點服務出口領域的規劃引導,制定《重點服務出口領域指導目錄》,還將提前啟動服務貿易“十三五”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同時推動出臺財稅金融支持政策。
“中國要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型,就必須擺脫依靠勞動力等初級要素競爭,進行轉型升級,需要通過設計研發、品牌、營銷渠道等服務環節的發展,創造利潤和附加值。發展服務貿易,可以實現全產業鏈升級,勢在必行。”張小濟認為。
■新聞鏈接
新“國16條”支持服務貿易發展相關內容:
充分利用現有專項資金政策,加大對服務貿易發展的支持。逐步擴大服務進口。結合“營改增”改革范圍的擴大,對服務出口實行零稅率或免稅,鼓勵服務出口。鼓勵政策性金融機構在業務范圍內加大對服務貿易扶持力度,支持服務貿易重點項目建設。建立和完善與服務貿易特點相適應的口岸通關管理模式。
編輯:羅韋
關鍵詞:服務 貿易 中國 轉型 外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