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yī)·問藥>名家健壇名家健壇

腦死亡=真死亡?“千里送心”引爭議

2014年05月07日 09:58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 焦點

  “腦死亡”確實“死”了嗎?

  腦死亡指腦干死亡,不用呼吸機在幾分鐘內就會心跳停止

  “腦死亡不論是從醫(yī)學還是生物學角度來看,都意味著不可逆轉的死亡。”石炳毅說,目前全世界已經有89個國家和地區(qū)承認“腦死亡”,即以腦死亡作為死亡的判定標準。

  他介紹,醫(yī)學界已為腦死亡制定了一套診斷標準,比如腦干反射全部消失、自主呼吸停止等。“很容易鑒定,臨床醫(yī)生都能夠識別。”

  他表示,腦死亡患者即使搶救,也是無謂的搶救。臨床上腦死亡之后又“復活”的情況只有兩種可能性:一是腦死亡判定錯誤;二是故意殺人。“這兩種情況都很少,腦死亡是不太容易‘錯判’的。”

  有些公眾將腦死亡與“植物人”畫等號,覺得患者日后還能被“喚醒”。對此,石炳毅解釋,腦死亡同植物人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腦死亡指的是腦干死亡,不用呼吸機的話,在幾分鐘之內就會心跳停止;植物人只是大腦皮層不行,不用呼吸機仍然可以存活。

  腦死亡時捐器官效果更好?

  專家認為,心死亡后仍可捐獻,腦死亡立法不應為了捐獻器官

  有醫(yī)學界人士提出,器官移植需要在人腦死亡之后、心死亡之前(其他器官還未死亡之時)就提取,時間越快效果越好。

  石炳毅則認為,理論上器官捐獻和腦死亡應割裂開。“死亡是死亡,捐獻是捐獻,死亡不應因捐獻而發(fā)生。”

  他說,即便是心臟停跳,短時間內移植心臟也并非不可以,其他器官也一樣。“具體情況很復雜,不同的病人、器官情況不盡相同,另外和心臟停跳前的狀態(tài)、病人的身體狀況等因素都有關系。”

  中國器官分配與共享系統(tǒng)研究中心主任王海波也曾表示,腦死亡立法不應為了捐獻器官,而是因為這是醫(yī)學進步的結果。他說,不應僅由或主要由移植專家推動死亡判定標準和法律規(guī)定,這會造成利益沖突,并引起公眾的憂慮。

  聲 音

  應設專業(yè)機構對腦死亡做第三方鑒定

  公益律師賈方義表示,按照目前我國器官移植執(zhí)行的條例,捐贈者家屬簽字同意就符合“法規(guī)”,但是什么親屬同意或者到哪個臨界點可以簽字,標準模糊。同時,醫(yī)院掌握著醫(yī)療認定的技術,一般人無法獲知具體情況,也難起到監(jiān)督作用。

  賈方義建議,應盡快研究器官移植方面的法律。“現在執(zhí)行的那個條例是2007年出臺的,已經跟不上形勢了,應盡快將其提升到國家法律級別。”此外,還應設立專業(yè)評價機構,對腦死亡認定做第三方鑒定。這個機構最好由衛(wèi)生主管部門、司法部門牽頭設立,囊括社會、司法、倫理等多方面的綜合考量因素。

編輯:于瑋琳


01 02

關鍵詞:死亡 腦死亡 捐獻 器官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v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首页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第一区第二区 | 一本久久sm热国产片 | 一本色道久久88加勒比—综 | 日本五月丁香有码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