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墓地還夠用幾年?
墓地圍城如何解決
大力推廣生態安葬
散布在郊區的44家經營性公墓在保證人們死有所葬的同時,又帶來另外一種擔憂。墓穴基本以石質為主,無限期擴建下去,會不會出現墓地圍城?
也因此,上海目前正在大力推廣新型殯葬方式,提倡“不保留骨灰”的二次殯葬革命,并鼓勵市民使用節地葬等方式。“大家現在都有了節約的意識。你不好吃子孫飯的,公墓方也不能把地都用了。”高建華感慨。
3月29日,一年一度的上海“海葬公祭日”在濱海古園舉行。這已是上海連續第七年為海葬者舉行的集體祭奠活動。據統計,自1991年上海舉行首次海葬以來,總計已舉辦了237次骨灰撒海儀式,共有約2.8萬位逝者的骨灰撒入大海。
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長王萬里介紹,上海在過去的30多年時間里,始終倡導現代文明、綠色環保的安葬形式。近10年來,又積極探索生態安葬,包括樹葬、花葬、草坪葬等節地葬法,這其中,海葬是最生態、最節地的葬式。海葬者的選擇為子孫后代節約的凈土地已超過125畝。
林毅說,目前,生態節地葬在古園的葬式比例已經超過10%,并且有逐漸增長的趨勢。
但即使如此,目前上海選擇新型殯葬的市民僅占三成。“我們希望在2020年底時能達到40%。”高建華介紹。
上海采用了多種推廣方式。如骨灰撒海,不僅不收費,還有政府補貼,目前為每位海葬者提供2000元補貼,其中1000元定向購買6位親屬出海的費用。據介紹,上海還計劃于年內出臺新政,給予其它節地葬式每具骨灰1000元補貼。
林毅介紹說,現在,很多人意識到了安葬方式必須改革。
殯葬觀念的變革,或許還需要數代人的努力。但至少,當我們走到濱海古園海葬紀念苑時,我們看到了這樣兩行刻字——現代文學巨匠、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作協主席巴金與夫人蕭珊骨灰于2005年11月25日撒在上海吳淞口;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骨灰在2001年6月2日撒在上海吳淞口。
編輯:于瑋琳
關鍵詞:上海 公墓 墓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