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12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二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十二屆全國政協第二次雙周協商座談會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建言“建筑產業化”發言摘登
●田在瑋:
全國政協委員
當前,我國正在進行經濟轉型升級,住宅產業化問題提得恰是時候。1999年,原建設部曾經發文,從規劃到節地、節水、節材,包括集約化、工廠化,就建筑產業化做了詳盡的規定,但最后都沒有真正落實。怎么才能把住宅產業化落到實處,關鍵是要做好以下三點。
第一,政府對住宅產業化企業政策傾斜。現在社會對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呼聲很高,而住宅業從建筑、生產到使用占能耗的49.5%,浪費嚴重,推行住宅產業化正當其時,需要好好研究。最根本的問題是把成本算出來,而且不能只算理論成本。企業考慮的是整個成本,只有存在利潤,開發商才有積極性。比如,樓宇玻璃等很多節能建筑材料,成本很高,如果把這些都投入了,利潤太低,開發商就沒有積極性。所以,推行住宅產業化,政府要有政策傾斜,要有財政補助、稅收減免,那么構件廠、工廠化都會應運而生。
第二,在保障性住房建設上推廣產業標準化。現在一些開發高端商品房的房地產企業已做到集約化、規模化,也可以規模建造中檔住宅了。他們在規模化建造時,設計師會根據業內和企業內規范制定一個設計標準,并可復制到任何一個城市,由此可節省設計費上億元,這樣就有動力。其他企業達不到這個程度,就沒有積極性。目前,在保障性住房建設方面,住宅產業化程度非常低,國家應在保障性住宅建設方面推廣工廠化、模數化、標準化。
第三,建立統一的建筑產業化標準體系。現在我國建筑產業標準不一,沒有全國統一的標準體系。國家應牽頭組織各部門、各行業專家學者進行研究。制定標準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任何一個企業和部門都難以做好。
●茅永紅:
全國政協常委
我國房產市場形成才10多年,建筑產業化尚處于起步階段。基于從業多年的實踐和思考,我認為,加快推進我國建筑產業化有四個著力點,要努力打造建筑產業發展鏈、價值鏈、技術鏈和政策鏈,并實現建筑產業發展鏈、價值鏈、技術鏈、政策鏈的協同和融合。
一是要著力打造建筑產業發展鏈。建筑產業化要實現產業的縱向延伸和橫向擴展,覆蓋建筑產業全部過程、各個流程和每個環節。從建筑產業鏈的形成途徑看,通過強化政府引導扶持、市場配置資源、發揮市場主體作用、利用科技創新的方式,打造、延伸和擴展建筑產業發展鏈,打造傳統建筑行業的升級版,促進我國房地產由粗放型向集約型發展。
二是要著力打造建筑產業價值鏈。打造建筑產業價值鏈,就是要努力實現社會多方共贏,要讓市場成為建筑產業化的主體。產業化對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有好處:有利于建筑行業整合優質資源,降低生產成本,增加產品技術含量,增強行業競爭力;有利于平衡和降低房價,提升人民群眾居住品質;有利于探索和實施建筑產業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帶來巨大的生態環境價值和經濟利益。
三是要著力打造建筑產業技術鏈。技術創新支撐的產業化,將推動建筑行業的技術革命,形成穩定、高效的產業技術鏈。要根據建筑業綠色、低碳、節能、環保的發展趨勢,強化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利用世界上現有的先進適用技術,發揮現代科技對建筑產業發展的乘數效應,不斷強化科技創新對建筑產業的引領和支撐作用。
四是要著力打造建筑產業政策鏈。建筑產業政策涉及建筑產業發展的各個環節和流程,必須有助于打造建筑產業鏈、產業價值鏈和產業技術鏈。國家一定要有建筑產業政策體系的頂層設計和通盤考慮,加快制定建筑產業政策,形成建筑產業政策體系,嚴格執行建筑標準,嚴格履行建筑程序,嚴格規范建筑行為,嚴格監管建筑市場。
●王美華:
全國政協委員
住宅產業化不僅可改善住宅整體品質,提高勞動生產率,而且可促進清潔生產,最終實現節能減排。但是,我國的住宅產業化推進進程與預期目標和社會需求還存在較大差距。
其主要原因有:一是各實施主體動力不足。對房產開發商,盡管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出臺了一些激勵政策,但由于產業沒有真正形成規模,上下游配套不足、技術工人缺乏,投入成本居高不下。對于建筑構配件生產單位,大量非標產品需要投入模具、設備,人工用量大,生產成本高;建筑構配件產品按照17%增收增值稅,稅收壓力大。對于總承包建筑企業,目前預制率低,節點處理復雜,對現場操作工人技能要求高,增加的施工費用沒有相關定額取費相配套。對于設計單位,由于建筑構配件生產單位力量薄弱,大量工作需要設計單位完成;二是實施效果監管不嚴。推進產業化階段各個層面提出的目標相對宏觀,可考核性不強;三是科研開發集中度不夠。缺乏針對性的頂層設計,產學研用脫節,科研成果的轉化率不高;針對高預制率產業化住宅結構體系的理論等系統研究不夠。
為此建議:
首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高實施主體積極性。鼓勵開發企業建設裝配式住宅,研究制定激勵措施。培育建筑構配件生產企業等實施主體。設置建筑構配件企業專項培育基金,進行稅收優惠等。同時鼓勵上下游產業鏈資源整合。鼓勵開發、設計、施工等相關企業優勢互補,形成大型住宅產業集團或聯盟。
二是要加強行政監管,提高各責任主體自覺性。細化產業化進程實施方案;明確和落實各級管理職能;加強監管,按照分級管理、分級考核原則,派專項檢查組開展定期和不定期檢查,結果作為考核工作實效的依據。
三是加大重點領域科研開發,提高住宅產業化應用水平。建立開放式國家住宅產業化科研平臺;做好重點領域科研開發的頂層設計;推進產業化住宅相關技術標準和規范的研究和制訂,加快形成包括標準戶型設計圖集,生產、施工和驗收標準等。
關鍵詞:建筑 住宅 產業化 體系 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