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加強制度建設 高懸反腐利劍
——全國政協委員聚焦高校反腐
中共十八大以來,在反腐風暴中,在被世人認為是圣潔象牙塔的高校中,一批領導“中槍”落馬。高校中的腐敗現象危害深遠。高校中的腐敗現象危害了學生的身心健康,危害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影響了學生正確的思想道德和價值觀的形成,影響了素質教育的實施,影響了教育對社會道德教化和引領作用的發揮,影響了國家民族未來的發展。如何遏制高校腐敗,多位全國政協委員有話說。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行政學院中國領導科學研究中心主任劉峰:
遏制高校腐敗要在加強領導上下功夫
一是強化黨委、校長和紀委書記的主體責任。層層分解責任、層層傳遞壓力,逐層簽訂《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約談承諾書》,確保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落實到位。高校各級黨委要重視履行黨風廉政建設的主體責任,紀檢監察機關嚴格履行監督責任,對職責范圍內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領導不力、失職瀆職的,既要追究當事人責任,也要追究相關領導責任。因此,遏制高校腐敗首先要在加強領導上下硬功夫。
二是高校各級領導干部要帶頭遵紀守法,做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模范。領導干部要善于法治思維,善用法治方式,確保想問題、做決策、辦事情都要符合法律規定和法定程序,依法治校、依法辦事。要建立健全高校治理機制,加大權力監督力度,遏制高校腐敗要在提高高校領導干部的治理能力上下硬功夫。
三是推進重點領域的信息公開。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信息公開是最有效的反腐利器。高校要下功夫推進重點領域的信息公開,尤其是基礎設施建設、辦學經費使用、招生轉專業、干部人事、科研經費等社會公眾普遍關注的領域加大信息公開的力度。大力提高校務公開的信息化水平,提升校務公開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遏制高校腐敗要在腐敗預防方面下硬功夫。
四是加大專項治理。著力解決高校重大項目招投標、本碩博招生、校內轉專業、校際間轉學、科研經費使用、職稱評聘和干部選拔等反映突出的問題,強化治理力度,形成高壓態勢,確保不敢腐。遏制高校腐敗一定要在專項治理上下硬功夫。
五是制定并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制度更帶有根本性和長遠性,遏制高效腐敗,最關鍵的是制定并落實責任終身追究制度。以建立決策責任倒查機制為突破口,以建立決策“臺賬”制度為抓手,確保責任追究的全覆蓋,哪個環節出問題就追究哪個環節當事人的責任,即使相關當事人調整了崗位、更換了單位甚至已經退休也要追究相關責任,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良好高校生態。遏制高校腐敗要在制度建設上下功夫。
全國政協委員、廣西社會主義學院院長劉慕仁:
完善制度機制遏制高校腐敗
高校中產生腐敗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制度機制不完善、權利缺乏監督。近些年來,國家大幅度增加了對教育的投入,高校的辦學條件得到巨大改善。許多高校獲得和實施的基建、采購、后勤服務的資金和項目規模空前。很長時間以來,由于經費不足等問題,高校的基建、采購和后勤服務等部門的工作都處于學校的邊緣,工作量不大,相關工作的制度機制不健全。面對突然增加和獲得的大量資金和項目,高校在隊伍建設、工作經驗、工作制度、工作機制等方面存在的弱點和問題就暴露得很突出,再加上市場經濟存在的激勵競爭和不法商人的誘惑,高校中呈現出了突發高發的腐敗現象。不少高校大樓建起來了,領導倒下了。
由于高校在社會中的特殊地位和特殊功能,遏制高校中的腐敗現象,已成為社會熱切關注的焦點,刻不容緩。為此建議:
一是盡快完善高校中易發多發腐敗領域的制度和機制。在基建、采購、后勤服務、招生、財務運行等這些易發多發腐敗現象的部門和工作中,要針對薄弱的環節完善工作制度和工作機制。要制定公開透明的監督制約制度,要堅持實行校務公開制度、預決算公開制度、陽光招生制度、公開招投標等制度,建立紀檢監察機制、特殊崗位輪崗等機制。
二是嚴格執行工作程序。要嚴格執行“三重一大”集體決策的原則,完善黨委常委會、校長辦公會的議事決策規則。要完善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的制度,建立決策和執行的制約機制,避免領導在工作過程中出現權力過于集中、權利不受制約監督、個人說了算的行為。
三是加強監督檢查。要堅持高校紀檢監察負責人列席校長辦公會的制度,對學校的決策過程和決策事項進行監督。紀檢監察審計部門要全程監督基建、采購招投標工作,在選擇招投標代理、標書制定、確定中標單位等環節中嚴格把關,要公開招投標的中標單位,接受教職員工的監督。要發揮學校工會、民主黨派基層組織和無黨派人士對學校重要工作和重要事項進行民主監督的作用。教育行政和紀檢部門要不定期抽查、審計學校“三重一大”的工作,高懸反腐的利器。
全國政協委員、民革湖北省委常委、長江大學副校長鄭軍:
建立防控預警有效控制腐敗風險
一是高校應深化作風建設,營造反腐良好環境。作風建設是反腐治本之策。為了在高校營造風清氣正環境,高校應加強廉政教育,建設廉政文化,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納入課堂教學、社會實踐、校園文化、師德建設等高校的每一個環節,不留死角和空白,形成崇尚廉潔的良好風尚;通過剖析腐敗案例開展警示教育,宣傳反腐高壓態勢,增強自律意識、憂患意識、風險意識、責任意識、監督意識;同時借鑒其他領域反腐工作經驗和做法,結合高校性質和自身特點,建立反腐倡廉長效機制和工作辦法。
二是高校應健全治理體系,形成健康長效規矩。教育治理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基本要求,加強高校治理體系則是推進教育治理的重要保障和提高辦學質量的核心抓手,更是高校反腐倡廉的有效手段。高校治理應在國家治理、教育治理框架下就高校組織架構、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人力資源、財務管理和后勤服務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規范,對每一事項應全覆蓋,既包括人員又包括財和物,既包括領導和非領導行政人員又包括教師和學生,既包括廉政規定又包括勤政要求,既針對人又針對事,既有權力又有責任,構建既全面又協同的制度體系,形成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和反腐倡廉保障機制。需要注意的是,加強高校治理,既要注重體系的完整性,又要注重制度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透明度。如同組織上不能提拔“帶病”干部一樣,高校治理的頂層設計者和制度設計者不能是病根,體系和制度上不能有病態。在這樣的原則和背景下,高校才能做到人人有責任,事事有規矩,全體教職員工才能將精力全心全意投放到本職崗位和工作上,否則既增加協調溝通的“社會成本”,又給腐敗留下了空間。
三是高校應建立防控預警,有效控制腐敗風險。風險防控是高校反腐和廉政工作的主要措施。高校應該首先在全校范圍內查找風險點,并進行梳理、分析,然后進行估測,再結合學校實際采取風險規避、風險應對、風險分擔等相應的具體應對措施,將招生、招投標、專項經費、基建工程、職稱和項目評審、財務預算等學校重點或重大事項,公布事項和權力清單,形成流程圖,開展廉政風險的動態監控,實現常態化監督制約,建立信息溝通與反饋渠道,完善廉政風險防控機制。
今年既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開局之年,高校應借此機會認真梳理過去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借助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形勢,謀劃未來,創新改革,又要在推進“四個全面”戰略的框架下,通過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反腐倡廉,建立治理體系,共同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發展。
編輯:薛鑫
關鍵詞:反腐風暴 腐敗現象 社會道德教化 遏制高校腐敗 全國政協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