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最政協

切實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

全國政協加強履職能力建設 “雙周協商”促共識

以問題為導向,以小切口、小題目來分析問題、解剖問題、研究問題

2015年02月28日 08:48 | 作者:秦志勇| 來源:人民政協網-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原標題:切實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全國政協“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履職能力建設”系列述評之二

 

  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以下簡稱“雙周協商”)已經成為十二屆全國政協以來最重要的履職亮點。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民主不是裝飾品,不是用來做擺設的,而是要用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

 

  “雙周協商”因問題而誕生,以問題為導向,以小切口、小題目來分析問題、解剖問題、研究問題,力促形成共識,并推動相關問題解決。

 

  自2013年10月22日創立“雙周協商”至今,每隔一周一次,俞正聲主席堅持親自主持會議,至今已召開26次,其中2014年舉辦了19次。26次座談會,協商研討了不少主題,這些都是怎樣的一些問題,又推動解決了哪些問題?

 

  小題目大文章

  2015年元旦前3天,人社部等四部委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做好建筑業工傷保險工作的意見》,就施工企業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實等問題,提出了13條規范性意見。

 

  這份《意見》的出臺,讓全國3600萬建筑業工人有了托底保障。

 

  這份《意見》的出臺,來自于全國政協一次“雙周協商”。

 

  2014年11月13日,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圍繞“建筑工人工傷維權”議題,邀請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同志、全國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一起協商建言。

 

  在這次座談會之前,2014年1月上旬和2月中下旬,全國政協副主席盧展工率領聯合調研組,就此問題進行了專題調研。

  從這次座談會,不難梳理出全國政協“雙周協商”的選題思路:

 

  小———題目小,切口小,問題具體,易說得清楚;

 

  準———精準鎖定完善建筑業工人社會保障體系的緊迫問題;

 

  透———一滴水珠,能透射出太陽的光芒,以點帶面、點面結合。

 

  百姓利益無小事,題目小,并不意味著問題小,抑或問題不緊迫,俞正聲主席在強調“題目要小”的同時,也要求“切中要害”。

 

  切中這個“要害”,既要符合中央“四個全面”要求,也要符合政協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要求,更要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辦成事。

 

  分析26次“雙周協商”的題目,最注重的是以小見大,以小題目做大文章。

 

  小題目,是如何做成大文章的呢?

 

  以“建筑產業化”這個選題為例。

 

  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辦公廳研究室主任劉佳義說,大家一般認為這個題目很小,但確實是大問題。國外住宅產業化程度達到70%左右,我們的住宅產業化才1%-3%。我們住房建筑成本高,直接影響到住房質量的規范化、標準化和產業化問題,也直接關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重視。會議召開以后形成了意見向國務院反映,國務院領導特別重視、積極回應。

 

  由此看來,“雙周協商”切口小、題目小,但協商討論的問題不小。

 

  積極推進醫養結合型養老護理模式、大學生創業就業環境優化、民族地區城鎮化進程中的就業問題等——都很具體,且都是與老百姓利益息息相關的民生問題;由于調研扎實、協商充分,都做成了“大文章”———議政成果均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的積極回應,推進了相關問題的解決。

 

  于是,小題目,大文章,成為了“雙周協商”的一大亮點。

 

  “雙周協商”選題中也有為數不多的“中題目”或“大題目”:比如“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增強政府公信力”、“確保依法獨立公正行使審判權檢察權”等。分析這些題目,也是圍繞中央政治體制改革和依法治國戰略的要求,從關系全局的角度出發,以問題為導向,從不同視角發出政協的聲音、貢獻政協的智慧。

 

  只交鋒不爭吵

 

  盤點26次“雙周協商”,選題覆蓋了方方面面:涉及經濟問題有8個,生態問題有4個,政府職能問題有2個,法律問題有2個,還有就業、體育、教育、養老等其他問題共有10個。

 

  2013年起,全國政協制定和實施了年度協商計劃,協商題目都報中央政治局審定通過。2014年的19個議題中,15個來自年度協商計劃,另外為機動議題。

 

  這些選題確定后,首先是組織調研,然后認真籌備,接著是開好協商座談會。比如以“大力支持中小微企業技術創新”為議題的“雙周協商”,全國工商聯于去年3月到5月,兵分6路,深入15個省市調研;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也組成調研組,赴相關地方調研。

 

  “雙周協商”中不乏應和中國改革步伐的內容。比如以“化解產能過剩中需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為議題的“雙周協商”,雖然召開之前國務院已經出臺相關指導意見,但依然存在某些問題;比如以“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保護問題”為議題的“雙周協商”召開當時,正值中線工程即將通水,等等。

 

  選好題,等于扣好了第一粒紐扣;圍繞主題、精心調研則是扣好了第二粒紐扣。

 

  但開好一次“雙周座談”,還有一排紐扣要扣。

 

  規格。俞正聲主席親自主持會議,如遇其他工作與會議沖突,也要調整會議時間參加。

 

  參與面。每次會議必邀請國務院相關部委負責人參會,據了解最熱門的財政部已經受邀10次之多;會議規模在20人左右,有政府官員、政協委員和專家學者、企業代表。

 

  會風。每一場座談會委員的預約發言8分鐘,還有5分鐘即席發言,大家都是精打細算,爭分奪秒,時間被撐得滿滿的,經常“不夠用”。會場協商氛圍濃厚,按照會議規則,發言可以打斷、可以質疑、原則上不準念稿,俞主席也會在聽取發言時插話、詢問、探討。

 

  每次座談會,與會者通過交流、交鋒、交融,增進了共識,以期尋找到破解問題的途徑和辦法。但有時也會有難分高下的時刻,甚至出現針鋒相對的場面。2014年1月9日,以“核電與清潔能源”為議題的“雙周協商”,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的發言與幾位在場的專家、委員觀點相左,你來我往,面紅耳赤。激烈處,會議主持人俞正聲主席笑著維持秩序:“我們只是交鋒,不爭吵。”

 

  正是因為這種“只交鋒、不爭吵”的會風,加上“不打棍子、不扣帽子、不抓辮子”的“三不方針”,使會場洋溢著熱烈而不對立、真誠而不敷衍、尖銳而不極端的民主氛圍。

 

  問題意識問題導向

 

  問題時時存在,處處存在。政協委員作為人民群眾的“言官”,其重要使命就要傳遞老百姓的聲音,反映群眾愿望的問題。

 

  只要細心觀察,不難發現,“雙周協商”破解問題有個步驟:先發現問題、了解問題,再研究問題、解析問題、求證問題、協商問題,然后向黨和政府提出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推動解決問題。這種問題意識和問題導向,為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實踐和履職能力現代化建設開辟了一方新天地。

 

  就問題說問題,先來問問題:

 

  如何發現問題?這些問題有些從中央精神、部委文件中來,有些從委員提案、社情民意中來,有些從百姓呼聲、媒體報道中來。比如“安全生產法修正”這個問題,就來自于有關部委的法律文件;比如“建筑工人工傷維權”來自于委員的提案和媒體的報道。

 

  如何求證問題?一旦確定選題,就要精心分工、組織調研,如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就傳統村落問題到安徽調研,外事委員會圍繞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組織委員到浙江等地系列調研。挑選最合適的人選來協商也是大學問,如“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座談會,邀請的是厲以寧、李毅中、陳錫文委員,“南水北調中線水源地水質保護”座談會,選擇的是程津培、馬大龍、王光謙委員。

 

  如何求解問題?解決問題需要條件成熟,“雙周協商”不可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但尋找破解問題的辦法,正是“頂級智庫”的成員們努力的方向。每次“雙周協商”結束后的3天,政協會將各方面的意見形成一個信息專報,報送相關決策部門。從前16次信息專報至中央有關部門的反饋情況來看,累計批示33次,最多的信息專報得到了10次批示。

 

  “雙周協商”抓住了問題,切實找出了解決問題的有效對策,許多問題已經引起重視,甚至轉化為了決策成果。如201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談到“建設生態文明的美好家園”時,提到了要“淘汰黃標車和老舊車輛600萬輛”,這個數字就來自于“加強汽車尾氣治理、減少城市大氣污染”的座談會的議政成果。

 

  值得關注的是,“雙周協商”鮮明的問題導向,還體現在不回避問題上。一些帶有爭議性的話題,比如“發展特高壓電,優化電力布局”,以及建筑產業化、城市大氣污染、維護職工權益等,都成為了協商議題。關注這些難題,既印證了“雙周協商”解決人民要解決的問題的智慧和力量,也印證了敢啃改革“硬骨頭”的責任與擔當。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 履職亮點 以小見大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一区本道在线一区三区 | 一级a爱片国产亚洲精品 | 亚洲人成网站色在线 | 亚欧日韩欧美一区 | 亚洲人网在线播放视频 |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鬼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