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協商協商
天津市政協專題協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原標題:天津市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 共謀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良策
本報訊(記者 張原)“醫療衛生體系建設和服務能力提升是實現分級診療的重要基礎,建立和完善各級醫療機構之間的合作機制,讓群眾切實享受到專業、便捷的系統化醫療服務是深化醫改的關鍵任務。”10月14日,在天津市政協,來自市政協醫藥衛生界的幾位“大腕”委員與市發改委、財政局、人力社保局、衛生計生委的負責人圍繞天津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有關問題熱烈交流著。
“目前醫改中存在的公立醫院以藥養醫等問題要抓緊改革,社區衛生服務提升能力有待改進,多元辦醫格局要盡快形成。”天津市政協副主席田惠光說,市政協將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建良言作為今年履行職能的重點工作,組織有關委員和專家學者深入各層級醫院開展視察,希望盡政協之力,以第一手材料為基礎,為全市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摸索出一些好的經驗作法。
“調研中,我們針對分級診療、公立醫院、民營醫院、大學科研創新、危重病治療等多領域專題開展深入調研分析,力求使此次專題協商會更富成效。”市政協醫衛文體委員會主任張連云告訴記者。
市衛生計生委有關負責人把全市最新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情況做了介紹后,委員們把近一段時間調研論證后的建議和盤托出。
“我們在調研中發現一些問題,如社區機構人員技術力量薄弱、藥品種類不全、服務效率低下,三級醫院支援社區工作效率有待提高,‘雙向轉診’難以便捷有效實施;居民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認同度和信任度較低,家庭醫生制度、健康檔案建立質量較差。當前亟須在政府統一規劃和指導下,對三級醫院與社區衛生機構的合作機制進行頂層設計,通過建立新型醫療聯合體,探索醫改新模式。”市政協委員、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院長張建寧結合工作實際提出,通過完善動態健康檔案、開展慢病預防和健康干預等方式,提升居民對社區醫療服務的信任度,建立社區衛生服務團隊與居民之間的穩定服務關系,逐步實現非急診患者必須經社區醫生轉診方可到三級醫院接受醫保機構支付費用的醫療診治。此舉不僅可以緩解“看病難”問題,也有利于降低醫療費用,為居民提供有效、連續、便捷的醫療服務。
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申長虹表示,國家層面要開展科學全面的調研,針對我國的實際情況出臺可操作性的措施,現階段要首先開展公立醫院改革,取消以藥養醫。
“一些醫院只重視醫療,忽略了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一些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對科技創新的認識只滿足于發表論文。體制不適應是造成科技成果難以轉化的重要障礙因素。天津市的醫療體系中缺乏具有競爭能力的醫學創新轉化平臺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對知識產權轉化缺少有力的推動政策,成果轉化科技創新體系和產業化機制不完善,使大量的科研成果游離于企業和市場之外。”張寧委員建議依托龍頭醫院建設醫學創新轉化平臺,借勢京津冀協同發展,打造天津醫療科技創新體系,推進醫療創新人才梯隊建設,推動醫療創新產業的發展。
會上,政協委員和黨派成員分別從加快公立醫院改革、實行分層醫療、推進社會資本舉辦醫療機構、促進慢性病防治等方面建言。相關部門負責人都表示,委員們提出了很多新的思路。
天津市政協副主席李文喜說,下一步,市政協要抓住全市醫改重點課題進行持續深入調研,密切關注國內外醫改發展的新趨勢,結合天津市的實際情況,多提針對性強、操作性更強的意見和建議。
編輯:付鵬
關鍵詞:天津市政協 政協委員 政協常委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