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提案提案
三亞政協委員提案“海洋篇”:推進海洋強市戰略
三亞政協委員提案“海洋篇”:推進海洋強市戰略
南海網三亞1月26日消息(南海網、三亞新聞網記者 劉麗萍)十八大有關“海洋強國”的戰略部署,必將拓展中國未來的生存空間。作為被海“包圍”的城市、資源豐富,“海洋經濟”將成為支撐三亞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廣闊平臺,在1月26日召開的政協三亞市六屆四次會議上,三亞的“海洋經濟”也備受政協委員關注。
章華忠:推進海洋強市戰略 再造一個海上三亞
2013年9月,三亞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建設海洋強市決定》。決定到2020年,將三亞建成“兩區、三地、四中心”,即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海洋綜合管理改革創新試驗區、熱帶海洋旅游勝地、南海資源開發服務保障基地、海洋新興產業基地、郵輪游艇發展中心、海洋科教中心、海洋文化中心和現代海洋漁業中心。海洋生產總值達430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40%,占全省海洋生產總值的15%,海洋第一、二、三產業比例為10:23:67,形成以旅游為龍頭、擁有多個支柱產業的海洋經濟格局。
加快建設“海洋強市”意義重大,這是發揮維護南海海洋權益應有作用的迫切需要,也是實現三亞綠色崛起的重要保障,是推進世界性熱帶濱海旅游精品城市建設的必然選擇。
政協委員章華忠認為,三亞要積極培育壯大海洋產業,加快轉變海洋經濟增長方式。加速發展海洋旅游業,開發游艇觀光、郵輪旅游、海上運動、海島度假等旅游項目;加快郵輪、游艇、游船港口、碼頭等海洋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參與三沙旅游開發,加強與周邊沿海市縣海洋旅游開發合作,搶占、鞏固南海旅游開發前沿基地地位;鼓勵郵輪公司進駐三亞,開辟國內、國際郵輪旅游航線。
章華忠還提出,三亞可以發展臨空和臨港產業。利用國家將三亞作為“一帶一路”戰略上的支撐點以及三亞國際門戶機場功能定位之機,從服務國家南海戰略的高度,發揮緊鄰三沙、靠近東南亞的港口地理優勢,精心謀劃建設成28平方公里臨空經濟區,打造集航運、物流、倉儲、對外貿易、電子交易、金融保險、旅游于一體的開放型產業集群。大力發展現代海洋漁業,力促海洋經濟多元化發展,突出海洋生物科技博覽元素,開辟海洋生物科技園,開發海洋生物醫藥產業。
章華忠建言,三亞要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促進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爭創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實施科教興海戰略,提升海洋科技競爭力,打造國內海洋教育、科研中心,在成功引進中科院深海所基礎上,再爭取引進北京大學海洋研究院落戶三亞,大力培養和引進海洋人才。盤活投融資機制,提供海洋經濟發展建設資金。
編輯:薛鑫
關鍵詞:三亞 政協委員 海洋強市 海上三亞 國際合作示范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