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提案提案
武漢三年投資10個億為54座山“整容” 市政協列為2013年重點督辦提案
武漢三年投資10個億為54座山“整容”
本報記者胡勇謀 張穎 通訊員張婷 實習生鄭旭宴 程銀銀 蔡禹威
再過3個月,武漢首次承辦的世界頂級網球賽事——WTA武漢網球公開賽,將在武漢東南郊的光谷國際網球中心上演。
作為WTA武漢網球公開賽的“天然背景”,光谷國際網球中心旁的二妃山已悄然披綠,不見了記憶中傷痕山體。
二妃山曾是武漢有名的“垃圾山”。類似于二妃山的舊貌換新顏,近一年來,武漢已有不少破損山體正在悄悄地加速改頭換面。
記者昨從武漢市破損山體生態修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在去年修復山體2000余畝基礎上,今年武漢計劃全年修復破損山體6000畝。至明年底,將完成對全市54座、近13000畝破損山體的生態修復。屆時,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武漢市民,或將告別推窗所見便是“瘌痢頭”山的歷史。
現狀
54座青山患上“瘌痢頭”
市民朱先生家住光谷三環線旁,對這一帶曾經隨處可見的“瘌痢頭”山印象深刻:驅車沿著光谷大道上三環線往東,路邊緊挨著的是黃龍山。兩三公里的山體,全都裸露著黃土,斷壁突兀。在光谷茅店山,土壤、巖石風化后的殘積層、半風化巖石和基巖裸露出來,露天采礦在地表形成深淺不一的凹陷坑,最深達數十米,采礦廢渣隨意堆積,植被被毀,令人觸目驚心。
在漢陽,鍋頂山、米糧山等當地山嶺;在蔡甸,橫山、侏儒山等,同樣慘不忍睹。幾乎整座山光禿禿的,已被削平的山頂孤零零地立著幾棵矮樹。山腰上坑坑洼洼、碎石斑斑,幾個大坑甚至直抵山芯,仿佛要將山體掏空一樣。
武漢市林業局數據顯示,目前,武漢全市共有54座破損山體,總面積約13000畝。這些破損山體主要分布在全市6個遠城區、4個開發區(風景區),而且呈零星點狀分布,破損范圍廣、面積大。
“這些山體裸露,多為人為開發造成。”我省國土資源部門相關人士介紹,早在新中國成立以前,武漢就已開始就近開礦采石;上世紀70年代末期和90年代,是采石量最大的兩個時期。
高峰時,各種大大小小的采石企業多達300多家,造成大量山體破損。后來,又由于修筑道路、城市建設所需,尤其是遠城區山體成為繼續開山采礦、采石取土的濫挖對象。
難題
修山成本遠超挖山所得
素有“百湖之市”之稱的武漢,山體資源也十分豐富,全市山體面積達69.6萬畝,占市域面積近5%。青山綠水變成殘垣斷壁,既浪費資源,又產生土塵污染空氣。降低了人們生活質量,也埋下了滑坡、泥石流災害的隱患。
去年,武漢電視問政時,“山體之痛”被首次聚焦關注。去年兩會期間,“山體保護”被列為武漢市政協2013年重點督辦的2號提案。今年,《關于加強山體保護,改善生態環境案》又被武漢市人大確定為2號議案。
不過,據記者了解,修復破損山體,代價超出常人想象。武漢市破損山體生態修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介紹,破損山體修復前期工程與礦山整治一樣,主要是回填、清理懸浮石、修坡、筑臺等,之后才能進行復綠、造景。
首先是技術上,修復過程中常常會遇到斷壁、懸崖式的山體。對于這些機械難以達到區域的復綠,技術人員動了很多腦筋。對于更陡峭一點的山坡,已經不容攀爬,通過蜘蛛人或腳手架上到絕壁中央后,用鋼釬打孔鑿巢,然后種綠;或在工廠內將種子種在無紡布內,等植物發芽后,才用于現場防止滑坡。
更大的難度是資金耗費巨大。據介紹,通常修復一畝山體,成本約6至8萬元。如此算來,武漢市修復54座、近13000畝破損山體的成本約為10億元左右。
而同時,開采一畝石材,利潤不會超過一萬元。也就是說,修復山體所需成本,遠遠高于開挖山體、采石取土的利潤,甚至超過移走整座山的難度。
樣本
殘山滿綠“復活”造公園
武漢東郊的光谷二妃山、黃龍山、荷葉山、鳳凰山,是武漢市迄今規模最大、難度最高的區域內山體聯袂修復。
本是一線串珠、四山點翠的城市東部“龍脊”,曾經一度遍體鱗傷:二妃山漫山惡臭、黃龍山礦坑密布、荷葉山垃圾如山、鳳凰山3公里北坡全被挖開。
去年初,黃龍山、二妃山、荷葉山啟動修復。“龍脊”之上,復綠也已經基本完成。記者了解到,至昨日,黃龍山已完成約34萬平方米山體修復,喬木栽植及地被播種接近尾聲;荷葉山完成綠化種植約4萬平方米,鳳凰山修復已基本結束。
光谷發展迅猛,人口眾多,但幾乎沒有公園。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介紹,山體完成初步修復之后,還將超越簡單式的復綠,將按照生態、節約、親民的標準,依據各山特色,進行“造景式復綠”,打造成各具特色的主題公園。
其中,二妃山因距離WTA武漢網球公開賽場館光谷國際網球中心最近,擬變身體育休閑公園。昨日記者獲悉,該公園規劃方案已經通過專家評審,年內即將全面開建。黃龍山則主打花海,和鳳凰山一道規劃成為城市郊野生態公園。荷葉山毗鄰高校,目標定位青少年探險樂園。四座修復山體,將共同構成武漢東南部三環線上“一環多珠”景觀。
記者昨日漫步二妃山頂,整個山頭綠草如茵,工人們排成行,整體向前進行草坪修整。市民乘高鐵從二妃山西側穿行,窗外一片青翠。二妃山修復工程負責單位武漢光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介紹,本月底,二妃山綠化建設將竣工完成;二妃山體育公園也將迅速啟動建設。
新政
出資修復山體可獲冠名權
根據武漢市破損山體修復計劃,全市54座、近13000畝破損山體的生態修復,將按照“三年達標”來分步實施。
武漢市破損山體生態修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稱,外地也有城市實施山體修復,但多是零零星星,像這樣大規模、有計劃、有步驟、明確用3年時間完成相關工作的,在全國19個副省級城市中,武漢可謂頭一個。
接下來,武漢市還將從法制上加快修復破損山體、保護山體。記者昨悉,《武漢市山體保護辦法(草案)》初稿已制定完成,并進行了第一次、第二次征求意見。
同時,武漢市還已全面啟動山體保護規劃編制工作,將明確提出對山體實行分級分類保護,劃定山體保護范圍線,明確保護控制范圍。
不過,武漢市相關部門人士介紹,修復破損山體比移山難度更大。資金投入大、修復面太廣、多頭監管、難以統一規劃等,成為江城山體修復的攔路虎。根據相關規劃,2013年-2015年,武漢市將修復54座破損山體,總投入約10億元。
記者昨悉,截至上月底,武漢已籌措2014年度破損山體修復資金4.7億元,資金缺口依然較大。例如多頭監管,江城山體一部分由各區政府管轄,一部分為高校、央企、省企占據,有的甚至歸多家單位共有。
記者了解到,為盡快完成山體修復,武漢市將按“誰治理誰受益、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出臺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其中,對出資修復破損山體的企業、大學等單位,將享有該修復山體的冠名權。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山體 修復 武漢 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