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提案提案
土地“肥”了 效益增了 農民樂了
玉林市落實政協提案推進土地整治
本報訊“土地整治之前,農民耕作、運輸很不方便,效益很不理想,畝產不足千元,部分村民甚至不想種田了。經過整治,不僅提高了土壤肥力,還實現了農田集中連片,吸引了不少投資,如今,每年的出租轉讓費就達1800元一畝。”指著身后這片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適合農業機械化作業的高標準農田,廣西玉林市福綿區成均鎮勸場村村支書何佳娓娓道來。
這是玉林市福綿區成均鎮勸場村等4個村土地整治項目的一角。也是玉林市采納政協提案建議,開展土地整治項目,提高基本農田質量,促進土地增值增效的一個縮影。
玉林市是典型的農業大市,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如何做好土地這篇大文章,促進農業現代化建設,是政協委員關心和熱議的話題。玉林市政協三屆六次會議以來,一些黨派團體和委員先后提出《開展土地整治項目促進土地增值增效的建議》和《關于進一步做好我市農村土地整治工作的建議》等提案。這些提案針對當前玉林市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用地矛盾突出的問題,建議通過大力推進農村土地整治整村推進項目,對田、水、路、林、村進行綜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積,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和農民生活環境,增加農民收入。
提案得到玉林市政府高度重視,以“農民自愿、農民滿意、農民受益”為宗旨,采取“政府主導、國土搭臺、部門聯動、統籌規劃、整合資金、整村推進”的運作方式,在全市部分試點鄉村開展了土地綜合整治大行動。各職能部門也紛紛落實提案建議,明確部門職責,強化共同責任,形成了國土部門牽頭協調,確保項目合法合規,農業部門負責加強農業產業化指導,交通部門負責村村通路,各部門各司其職,協同推進的良好工作局面。據統計,玉林市經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自治區財政廳批復立項的項目總建設規模達5.1852萬畝,涉及27個行政村,30768戶農戶。“農村優生態、農民得實惠、企業見效益”多方共贏的效果得到初步顯現。
編輯:劉愛梅
關鍵詞:土地 玉林市 農民 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