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xié)·協(xié)商>建議建議

用好城市“老娘舅”

全國政協(xié)委員馮俊呼吁農民工市民化培訓應充分發(fā)揮社會組織作用

2014年03月25日 10:36 | 作者:杜軍玲| 來源:人民政協(xié)報
分享到: 

  本報訊(記者  杜軍玲)城鎮(zhèn)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zhèn)化。而在全國政協(xié)委員馮俊看來,農民工的市民化包括四個層面的涵義:一是由非城市戶籍人口變成城市戶籍人口;二是由非正規(guī)勞動力市場上的務工人員變成正規(guī)勞動力市場上的非農產業(yè)工人;三是生活方式、行為方式、文化風俗和意識形態(tài)的城市化;四是農民工的科技、文化、法律和政治素質的提高。“農民工順利地融入城市生活并轉變?yōu)槌鞘芯用瘢藨艏兏?,其他幾項都需要教育培訓來實現。而且這種教育培訓已經刻不容緩。”

  “農民工市民化的工作不應該完全由政府大包大攬。”馮俊說。目前,服務于農民工的社會組織主要包括各類民辦職業(yè)介紹中心、勞動就業(yè)服務中心;各種民辦職業(yè)技能培訓學校,法律援助中心、農民工維權中心;各種心理咨詢機構;各種文化娛樂組織;行業(yè)協(xié)會和其他各種服務于農民工的志愿者組織等。雖然它們的服務領域與服務功能各異,但是都可以在農民工市民化教育培訓過程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不過,馮俊說,現實中這些社會組織的工作面臨著許多困難,政府對于它們的作用重視不夠,支持的力度不大。由于政府和社會組織之間的溝通協(xié)調不暢,導致社會組織發(fā)揮作用的邊界不清楚,民間的作用和政府的需求不對接等。因此,他建議,政府應該支持社會組織在農民工市民化過程中發(fā)揮教育培訓作用。

  馮俊說,社會組織的草根性決定了它更有利于促進農民工的思想轉變,更容易發(fā)揮出促進農民工再社會化的作用。他舉例說,“老娘舅”、“知心媽媽”等已經成為化解社會矛盾的新“名片”。“政府不需要走到前臺,可以把這些事情交給社會組織做,政府給他們創(chuàng)造環(huán)境,提供政策支持和部分經費支持,或者按照他們提供服務的多少和質量付費。”

  馮俊表示,政府應該支持和鼓勵社會組織,特別是草根社會組織更多地參與對貧困者、農民工等弱勢社會群體的救助,包括對其進行法律和維權知識方面的培訓,形成以政府為主導、以非政府力量為補充的社會救助系統(tǒng),避免政府包辦的弊端。

 

編輯:付鵬

關鍵詞:農民 政府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h片在线看 | 尤物国产在线精品三区蜜芽 | 亚洲狠狠婷婷综合久久久久图片 | 午夜理论片福利在线观看 | 日本中文一区免费观看 | 日本欧美视频图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