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建議
全國政協委員牛有成建言城鄉發展一體化
堅持“重中之重” 破解“難中之難”
本報訊(記者 呂東浩)“我們看到,‘三農’問題仍是難中之難。”全國政協委員牛有成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出,當前農業基礎仍然薄弱、農村發展仍然滯后、農民增收仍然困難,概括起來就是“三有三缺”:農業有基礎缺投入,農村有資源缺要素,農民有需求缺服務。
牛有成表示,堅持“重中之重”、破解“難中之難”,關鍵是要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打通資源與市場對接的通道,把農民手里的土地、資產與市場、資金、技術等有效地整合起來,實現城鄉要素平等交換。他建議,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重在處理好“三個關系”。
處理好農民與資源的關系,讓土地流轉起來
2011年我國第一產業土地產出率不到500元/畝,二三產業土地產出率約4萬元/畝,相差近百倍。
“農民與資源的關系主要是農民和土地的關系。”牛有成指出,當前農村土地產出率偏低,而提高土地產出率,根本上是讓土地流轉起來,做好承包地、宅基地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三塊地”文章。他說,一方面要推進農村承包土地適度流轉,有序實現承包權和經營權分置并行,鼓勵和支持承包土地的經營權向集體經濟組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經營主體流轉。
處理好農民與積累的關系,讓資產經營起來
2012年全國農村村級集體組織的資產總額達21786.3億元,但經營管理仍較為薄弱。
“農村集體資產是廣大農民多年辛勤勞動的積累。”牛有成舉例說,北京市2010年至2012年農村集體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99%、1.46%、1.39%,低于同期銀行存款利率;從農民收入結構看,2013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8896元,但財產性收入只有293元,幾乎不能從集體資產中受益。牛有成認為,要保證農村集體資產保值增值,關鍵是讓資產經營起來,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立法,制定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的配套政策;創新農村集體資產經營方式,探索引進職業經理人、產權交易經營等新機制,探索成立農村集體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農資委),發展壯大集體資產經濟,提高集體資產收益率,促進農民增收。
處理好農民與市場的關系,讓農民組織起來
2013年我國農村人口6.3億,生產總值5.7萬億元,只占GDP的10%,勞動生產率還是太低。
“怎么解決?關鍵是把農民組織起來,帶領農民抱團跑市場,在市場競爭中奔小康。”牛有成表示,目前我國有2億多農戶,參加農合組織的僅1.4%,組織化程度仍較低。因此要鼓勵發展專業合作、股份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社,支持農民以承包土地入股合作社或龍頭企業;探索成立融資性擔保公司,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加快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領辦人,使其真正成為完整的利益主體、責任主體、市場主體,在市場博弈中增強話語權、提高競爭力,在實現“中國夢”的進程中人人出彩、個個圓夢。
編輯:付鵬
關鍵詞:農民 資產 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