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勝利與和平-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資訊資訊
勝利日盤點臺灣抗日:未缺席抗戰 兩岸守望相助
中新網9月3日電 今年是抗戰勝利70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0周年。近期,臺灣島內一些人的媚日言論引發爭議,一度博取了媒體的聚焦。在抗戰勝利日的今天,臺灣島內關于抗日的人和事不該被遺忘,讓外界可以“重新對焦”。
人文藝術家華古發起“林祖密生平事跡畫展”。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灣專家:“抗日運動始自臺灣”
有專家指出,對于臺灣來說,從1895年算起,抗日進行了50年。
1895年4月,清政府因甲午海戰失敗與日本議和,割讓臺灣的消息傳出,在京參加朝廷會試的臺灣舉人汪春源會同羅秀惠、黃宗鼎及在京任職的臺籍官員葉題雁、李清琦,聯名上書,力主抗日保臺。這就是著名的臺灣舉人“五人上書”。
臺盟北京市委副主委汪舟認為,這次上書表達了廣大臺灣同胞“與其生為降虜,不如死為義民”的愛國愛鄉赤誠。
從被日軍占領的那天起,臺灣島內抗日斗爭就從未停止。1895年日軍踏上臺灣島,守島清軍與民眾奮起抵抗逾4個月,陣亡萬余人。此后半個世紀,臺灣民眾發動了武裝抗日、文化抗日等各種形式的抗爭,犧牲者超過65萬人。臺灣世新大學講座教授、臺灣中國時報原社長黃肇松指出,“省視《馬關條約》簽訂120周年,持平地說,抗日戰爭或始于盧溝橋,但抗日運動則始自臺灣。”
資料圖:2014年8月,由中華兩岸和平發展聯合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臺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首次聯合舉辦的“甲午風云 寶島悲歌”跨世紀大展,在臺北開幕。一老人在“日本竊取釣魚島”展版前仔細觀展。林永傳 攝
臺灣抗日親屬協進會創會會長林光輝(左),代表霧峰林家向北京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捐贈了先輩林朝棟的兩塊功名牌,以及1874年日本侵臺時,臺灣排灣族群御敵時所使用的弓箭等文物。中新社發 陳小愿 攝
臺灣“楊家將”滿門忠烈
在臺灣談到抵御外敵就不能不提霧峰林家,他們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并列為臺灣五大家族。其家族中幾代人的人生軌跡從一個側面反映出臺灣民眾保家衛國的抗爭歷程。
霧峰林家祖先1746年從福建漳州渡海赴臺灣定居。因為滿門忠烈,臺中縣文化局長陳志聲將林家軍比喻成宋朝的“楊家將”。
霧峰林家第五代林文察的兒子林朝棟是著名抗法英雄,所率鄉勇營隊后擴充為“棟軍”。林家后人稱,甲午戰爭期間,“棟軍”大半調防北臺灣。1895年清廷將臺灣割讓日本時,“棟軍”被臺灣巡撫唐景崧調回臺中。林朝棟本決心戰到一兵一卒,但因不能抗旨無奈只能離臺。后來,留臺的“棟軍”將領曾率部與黑旗軍及各路義勇共同抗日。
廈門文史專家洪卜仁介紹稱,日本占據臺灣后,凡是沒按時間規定離開臺灣的臺胞,就自動變為日本國籍的公民。1913年,林朝棟之子林祖密放棄在臺產業,前往廈門,向日本駐廈領事館提出退出日本籍的要求,同時向民國政府申請恢復中國籍,成為1911年之后臺胞恢復國籍第一人。
據記載,林祖密90%的家產都被日本政府沒收或是以低價收購了,林家后代林光輝稱,“祖父毫無悔意。”
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期間,霧峰林家留在臺灣島內的子孫許多投入非武裝反日斗爭,如一生不說日語、不著和服的林獻堂;此外,還有不少林家后人在大陸積極從事抗日,如林祖密兒子林正亨參加過中國遠征軍,因追擊日軍,曾身中16刀,從此落下了殘疾。
2011年臺灣抗日史詩片《賽德克•巴萊》,讓莫那•魯道的故鄉霧社走入人們的視線。霧社事件中不屈犧牲的首領莫那•魯道,其遺骨幾經波折終得以安放在家鄉的霧社事件紀念公園。 劉舒凌 攝
臺灣少數民族“寧死也要贏得靈魂”
日據時期,臺灣民眾被視為“二等公民”,不少年輕人被征去當“軍夫”。臺灣文史專家莊永明指出,總計二次大戰期間,被日本征召戰死異域的臺籍日本兵高達3萬多人。
此外,由于覬覦臺灣山區豐富的各類資源,日本于1910年發動“五年理蕃計劃”,臺史博館長呂理政指出,“這項計劃改變了原住民百年來的命運。”
1930年,霧社地區馬赫坡社頭目莫那•魯道聯合附近幾個部落,發動武裝起義。之后展開游擊戰,但最后彈盡糧絕,日軍施放毒氣彈,參與行動的部落幾乎遭到滅族,莫那•魯道在山洞飲彈自盡。據統計,事件中,賽德克人343人戰死、296人自縊身亡。
電影《賽德克•巴萊》就講述了臺灣少數民族抗日的史實。賽德克人原是泰雅人分支,后來單立門戶。在日據時期,賽德克人被迫放棄自己的文化與信仰。
為了堅守信仰,保護傳統文化,當地的少數民族奮力抵御外敵,“可以輸去身體,但是一定要贏得靈魂。”
1939年10月,臺灣少年團團員在浙江金華進行操練。資料圖來源:錢江晚報
臺灣未缺席抗戰兩岸守望相助
從日本發動甲午戰爭,馬關條約迫使清政府割讓臺灣開始,臺海兩岸就共同抵御侵略者。
臺灣島內中國統一聯盟文宣部長戚嘉林曾發文稱,1895年5月29日,日軍登陸臺灣,國人奮起抵抗。當時朝廷令臺灣所有官員著即陸續內渡。但不少官兵抗命留臺,與臺灣當地民眾一起組成“義軍”聯合從事武裝抗日戰斗。
文章稱,“單是6—10月間,日人于各戰役后在現場所發現的‘義軍’陣亡尸體就高達6760具,這還不包括未被發現的,及數以萬計的輕重傷者。”
1912年,孫中山明確表示,“臺灣一定要收復”,這激發了不少臺灣民眾的抗日熱情。他還“三渡臺灣”,派人組建興中會、同盟會分會,在臺灣策劃惠州起義,宣傳革命思想。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臺灣還有許多仁人志士與大陸同胞并肩作戰。臺盟中央副主席黃志賢說,其中有臺籍將領李友邦率領臺灣義勇隊,高舉“保衛祖國、收復臺灣”的大旗,奮戰在江、浙、閩等地。臺籍革命烈士翁澤生、林正亨、李子秀等用血肉之軀譜寫中華民族寧死不屈的光榮篇章。更有5萬多名臺灣同胞不畏艱險回到祖國大陸,走向抗日戰場。民進黨籍學者郭正亮也發文稱,“臺灣人的抗日足跡幾乎遍及大陸所有抗戰地區。”
編輯:曾珂
關鍵詞:勝利日 臺灣抗日 臺灣未缺席抗戰